清华大学物理系复系四十周年特别奉献——中国国家话剧院《哥本哈根》

分享到:0
  • 2022-09-03(周六)19:30
  • 40/60/100/260/380元
    *前四排为40元学生特惠区
    *100元(不含)以上票价校内学生专享五折优惠
    *100元(不含)以上票价校内教工八折优惠
  • 8月18日(周四)13:00 学生特惠区
    8月19日(周五)13:00 其它票区
  • 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
  • 结束
  • 演出时长约120分钟
    身高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一、剧目简介

《哥本哈根》原作剧本完成于1998年,剧作家迈克•弗雷恩凭此剧连获普利策、托尼两项大奖,在欧美引起广泛轰动,并立刻被翻译为各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演出,评论界称这股势头为“《哥本哈根》现象”。自2003年10月,王晓鹰导演将其搬上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舞台以来,一举获得"第八届中国戏剧节小剧场演出季" 优秀剧目奖(第一名)、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优秀舞美奖等,成为国家话剧院的经典剧目,被诸多媒体列入当今舞台最经典作品名单,赞其为“小剧场话剧标杆之作”。

二、剧情简介

天堂,或许是地狱。

三个灵魂今天聚在了这里……

他们谈,谈1941年的战争,哥本哈根9月的那个雨夜,挪威滑雪场的比赛,纳粹德国的核反应堆,同盟国正在研制的原子弹;他们谈量子、粒子、铀裂变和测不准原理,还谈贝多芬、巴赫的钢琴曲;他们谈战争时期个人为自己祖国竭尽全力的权利,炸弹扔下后城市里狼籍扭曲的尸体……

他们谈这谈那,最想说清的却是两个影响了世界物理学进程的诺贝尔获奖者沃纳•海森堡和尼尔斯•波尔在1941年的哥本哈根会见——谜一样的会见。

他们不断地叙述着会见的“真实”,结果却依旧不定……

三、导演的话

“哥本哈根”是个谜。至今人们也无法确切认定海森堡与波尔1941年那次会见的真实意义,当然更无法认定当事人的动机、启图和潜意识。对于当年原子弹的研制和付诸实战、对于今天世界所面临的潜在的核毁灭威胁、对于未来科学发展对整个人类生存的影响,“哥本哈根”的误解到底是一个偶然还是一个宿命?物理学对于普通人是抽象的科学,而对于物理学家却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当他们的个人生命体验与整个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能承载得了吗?

《哥本哈根》是个难题。三个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对话,试图弄清楚一些搅扰他们后半生甚至连灵魂都不得安宁的事情,于是这个戏便没有了正常逻辑的时空概念,尤其是时间在这里没有了线状连贯性,成了破碎、断续、颠倒、重复的状态。于是,我们习惯或者我们认定戏剧应该有的线性情节逻辑、线性人物发展也就没有了,这是我们阅读、理解此剧和观众观看此剧的最大难题。

《哥本哈根》是个“现象”。不知为什么,自1998年《哥本哈根》剧本问世以来,欧洲许多国家、美国许多城市、澳大利亚乃至日本都竞相上演,不是以前卫戏剧的面貌而是以主流戏剧的面貌出现在主流文化中,被主流戏剧观众、主流戏剧评论以及科学界和历史界所广泛关注,某著名媒体将此称之为“《哥本哈根》现象”。如此“现象”仅仅是因为西方人对二战历史和原子弹制造历史更了解吗?还是其中反映了他们对戏剧及其功能的某些看法?比如对人的深层探究,比如思辩的艺术价值,比如“非娱乐性”的欣赏快感,比如对生活、对人、对世界、对人类的超乎功利之上的关注。

《哥本哈根》是个挑战。不能说它代表国际戏剧的最高水准,更不能说它预示国际戏剧的发展走向,但在当前,在很大的国际范围内,它是戏剧舞台上的一个闪光的亮点。中国的戏剧舞台、中国的戏剧观众、中国的戏剧理论将如何面对它,这是《哥本哈根》带给我们的一个挑战。

无论如何,人们在平安的同时,在富足的同时,在满足物欲、追求功利的同时,也许还需要唤醒内心的良知和理性,这是戏剧艺术除了娱乐大众之外还应该具有的属性和品格。

四、主创团队

出品人:田沁鑫

总监制:巩保江

艺术总监:戈大立

监制:白雪峰、闻国久、程鹏

编剧 :迈克•弗雷恩(英)

翻译 :胡开奇

导演 :王晓鹰

舞美设计:严   龙

灯光设计:卢卫东 宋琦侠

服装设计:徐兰冬 芦春伟  

化装设计:任   薇

音响设计:周   涛

演员:海森堡-------李晔

           波  尔-------吴卫东

           玛格瑞特-------江佳奇

(以实际演出为准)

五、精彩评论

“引人入胜……这些年里最鼓舞人心、最具独创性的观念戏剧……很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

——本·布兰特力   《纽约时报》

“非常具有戏剧性……弗雷恩采用了很优秀,几乎是数学的方式处理戏剧的结构……《哥本哈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特别的愉悦,而且引发我们的思考。”

——约翰·拉尔   《纽约人》

“本剧最具魅力之处之一(尤其是在演出中),是它在表现对现代物质质询时的方式——强烈的竞争意识,却不失彼此的关爱、尊敬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而不考虑现实的应运意义。”

——伊恩·约翰逊   加拿大马拉斯比纳大学文科研究课程讲义

“弗雷恩的技巧就在于运用原子物理的科学构架,从著名的薛定谔理论到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去探讨一个人的观点如何影响对终极事实的探索,而这些事实是不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一般交流获得的。”

——约翰·朗根堡

六、清华大学物理系简介

清华大学物理系成立于1926年,为清华大学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首任系主任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的叶企孙先生。

建系初期的物理系延揽名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秉承“只授学生以基本知识”,“重质不重量,理论与实验并重”,的教学理念,在上个世纪30年代迅速成为国内大学中最好的物理系之一,抗战前毕业的物理系校友中,有31人成为中国科学院士,1人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成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抗战时期,物理系随校西迁。在西南联大期间,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物理系师生共同合作,弦歌不辍,履践致远,清华物理系培养造就了以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代表的多位物理学大家,创造了中国物理学教育史上的奇迹。科研工作方面,虽然条件极其艰苦,但学术研究、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一直得到传承和发扬,师生以为清华大学物理系或清华大学金属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署名完成了9篇Nature论文。

抗战结束后到1952年院系调整前,回到清华园后,物理系师生一方面积极恢复教学、科研秩序;一方面继续延聘名师,为物理系的发展壮大做准备。物理系很快就恢复到抗战前的水准,是当年物理学得最好的青年学生向往的地方。这一时期,物理系培养了“两弹一星功勋”周光召,为祖国核武器事业和物理学做出重大贡献的黄祖洽、何祚庥、唐孝威、胡仁宇、刘广均、李德平、陆祖荫等,以及杰出的物理学家和科学技术专家陈篪、蒲富恪、杨士莪、叶铭汉、李庆忠、周本濂、高伯龙等。解放初考入清华物理系、后来院系调整去北大或留苏而成为著名科学家的,还有管惟炎、邝宇平、黄胜年、朱高峰、何德全、钱绍钧等多人。

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物理系大批师生转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成立物理教研组,承担起全校各个工科系本科生的普通物理及实验教学;1956年分成普通物理教研组和理论物理教研组,1958年以后又合并到一起。1956年,清华大学成立工程物理系,设立了核电子学、核物理、加速器、理论物理、同位素分离、核材料、反应堆、放射化工等教研组,其中多数专业与物理关系非常密切。1973年,清华大学又建立了固体物理、激光等四个研究班,在留校的青年教师中招收学员。“文革”结束,工物系理论物理、固体物理、核物理等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物理教研组也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1982年6月24日清华大学决定,在物理教研组和工物系理论物理、固体物理、核物理教研组的基础上,恢复物理系,原工物系系主任张礼教授担任系主任。1984年8月,两部分加上原工物系加速器教研组整合为现代应用物理系。

物理系目前拥有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和3个研究所。物理系的教师在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与光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量子信息及生物物理等多个方向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每年在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篇左右。近年来,物理系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高温超导、多粒子纠缠态等方面都在国际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

物理系为物理学和天体物理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优越的学习和科研条件,鼓励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在课程学习以外积极参与科学研究。近年来,物理系的本科毕业生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青年物理学家。据不完全统计,复系后的物理系毕业生中,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20名毕业生获得“美国斯隆研究奖”。

物理系正在一步步向着复系时提出的“再造辉煌”的目标不断奋进。2022年,物理系迎来复系40周年,为总结物理系发展建设经验,传承治学育人优良传统,物理系将举办“复系四十周年系列活动”,物理系诚邀海内外全体清华物理人携起手来,共同参与、见证物理系复系四十周年,为物理系的发展建设助力,迎接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