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提前预约,购票后可自行报备入校。一票限报一人,儿童也须凭票入场。刷报备身份证从清华大学南门或东南门进校,最早进校时间为演出开始前2小时。
百年守护,初心如磐。《甪端》以故宫186万余件文物为魂,承载代代守护者的文明初心。 科技赋能,让文物在剧场“活”起来,与清华共筑美育新范式。致敬每一位文明守护者!愿此剧成为您与千年文明对话的桥梁,让故宫从“城”化为永续传承的生命力。
——全国政协委员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 都海江
百年华诞 文化盛宴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故宫博物院倾力打造的家庭音乐剧《甪端》将于今年暑期登陆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驻演,实现“九梁八柱”与“红柱飞檐”的时空共振,为莘莘学子及广大家庭观众暑期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这也是文博教育与高校美育融合创新,“让文物活起来”理念的一次深度实践。
故宫博物院家庭音乐剧《甪(lù)端》
甪端——神话神兽
甪端是谁?
在中国神话中,甪端(lù duān)是一种神兽。拥有犀角、狮身、龙背、熊爪、鱼鳞、牛尾等特征头上长有一只独角,能够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
两年前,《甪端》在中央歌剧院首演就开启了打造现象级文化IP“甪端”的序幕,之后故宫小甪端动画形象登陆2023年央视总台春晚,并开启全国巡演之路。目前已经巡演130多场,包括港澳、新疆等十几个城市,第三轮巡演再度重磅归来!
甪端——故宫文物
故宫原创《甪端》音乐剧是中国神话故事创造营,真正让文物“活”起来,在舞台上实现了“中华文物家族总动员”。其选取了故宫寿康宫明万历年间掐丝珐琅制作的甪端香薰炉为主角,同时携文物家族中的——清乾隆金瓯永固杯、南宋沈子蕃缂丝“梅鹊图”、晋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机草隶书法作品《平复帖》等文物,通过家庭音乐剧的形式,将文物拟人化、文化剧情化。
这些角色形象性格鲜明、鲜活生动、萌态可掬,真实感人的舞台艺术形象使这部剧具有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故宫博物院家庭音乐剧《甪端》以珍贵国宝文物为载体,通过沉浸式舞台带来充分独特的情绪价值,老少皆宜!跟着《甪端》游故宫让大朋友对文博历史有新理解、新认知,让小朋友获得丰沛的文化滋养和快乐的兴趣启蒙。
甪端——融合未来
《甪端》除了展现故宫文物家族的丰富内涵之外,还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将舞台技术与光影的巧妙运用,通过几根梁柱勾勒出故宫的宫宇重重,让数字文物概念深入人心。
跟着音乐节奏上下律动的柱子,形成“飞柱”一般的壮美景观,让浩大的紫禁城建筑群,犹如从天上而来,在音乐的引导下,仿佛能够感受到这些梁柱蕴含的深沉与坚韧,感受到深藏其间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甪端——合家欢乐
《甪端》能让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有所触动。剧中时时念起的台词“子子孙孙永宝用”,是青铜器上常见的铭文,寓意器物永世流传,后世子孙也一如既往地铭记和珍爱祖先的功德与荣耀。这正是《甪端》的文化内核,不仅让孩子们,更让家长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传承的意义。
还有一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用说教讲清楚的问题,比如如何化解友情中的冲突,如何面对隔代观念上的差异,面对不同意见时该怎样解决处理等等,《甪端》都提供了借鉴方案。
本次清华大学驻演首创 故宫剧场盒子
新清华学堂环廊大厅,将呈现五大交互场景,打造一站式故宫文化体验场域。该场域融合以下五大维度:
1. 故宫文创展陈:精选故宫文创代表作,如甪端主题盲盒、金瓯永固杯等,让家庭观众将“故宫美学”带回家;
2. 故宫出版图书专区:陈列《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禁城建筑艺术》《了不起的故宫宝贝》等经典著作,深化观众对文物背景的认知;
3. 故宫非遗互动课堂:将不定期开设非遗手作课程,观众可现场体验传统工艺的精妙。
4. 数字沉浸体验:首设“小文物御猫换装体感互动区”,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观众们可化身“数字文物御猫”,穿梭于虚拟故宫场景,与文物角色展开跨次元对话。
5. 公益招募小文物小御猫队互动:每场演出将提前招募小甪迷8名,5名小文物(甪端/蛇爬爬/金瓯永固杯/梅鹊图/平复帖)和3名小御猫,演出前后在大厅跟观众互动打卡合影。
温馨提示
1. 无需提前预约,购票后可自行报备入校。一票限报一人,儿童也须凭票入场。刷报备身份证从清华大学南门或东南门进校,最早进校时间为演出开始前2小时。
2. 演出时长约80分钟,无中场休息。建议适宜观演年龄4岁+ 。
3. 纸质票是唯一入场凭证,观演前请换取纸质演出票,凭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