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本场演出时长约90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
疫情管控期间售票仅面向校内师生
票厅时间现调整为12:30-19:30(周二除外)
北京曲剧简介:
北京曲剧是在北京土地上诞生的唯一地方戏曲。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奉调大鼓演员魏喜奎等一代老艺术家创立的新兴剧种,早期叫“曲艺剧”,1952年由老舍先生正式命名为“曲剧”。它以北京流行的曲艺单弦牌子曲为主发展而成。单弦牌子曲也称“八角鼓”,是采用牌子曲联缀体,三弦伴奏,八角鼓击节演唱故事的一种说唱艺术,曲调丰富,形式多样。
北京曲剧,中国戏曲舞台上独一无二的剧种,以“京腔京韵、京弦京鼓”演绎“京人京事”见长。相比曲调柔婉细腻的昆曲、唱腔韵味十足的京剧,曲剧则更加通俗,它糅合了单弦曲牌和北方民歌小调,有点戏味,又有点歌味,唱腔委婉动听,旋律优美。唱词通俗易懂,演员们吐字清晰,不看字幕也能听得明白。唱腔上没有过多技巧炫耀,有比较生活化的感觉,听着不会让人感觉沉闷和拖沓。念白让人感觉亲切,因为台词是在普通话基础上,以北京语言的声、韵、调为准,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像“姆们”“敢情儿”“棒槌”“蝎子拉屎——独一份”等北京老话儿和歇后语都出现在演出对白中,亲切之余会让人会心一笑。
剧目简介:
鼻烟是晚明时由传教士利玛窦带入万历朝廷。鼻烟壶是盛鼻烟的容器,清末出现内画壶,在玻璃或水晶烟壶磨砂的内壁上反画人物、山水、花鸟等,被誉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曲剧《烟壶》根据作家邓友梅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记述了为人正直、技艺精绝的“古月轩”鼻烟壶匠人聂小轩与聪颖纯真的女儿柳娘的悲惨遭遇。
故事情节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无恶不作。聂小轩之妻死于联军炮火之下,家中剩下聪颖纯真的女儿柳娘,父女相依为命。清室王府贵胄九爷,欲独霸聂小轩父女精心烧制的胡笳十八拍图样的孤品成套烟壶,把聂小轩投入刑部大牢。狱中与正直旗人乌世保共处。聂小轩怕烧制鼻烟壶的绝技失传,将绝技传授乌世保。聂小轩、乌世保相继出狱,九爷与警察徐焕章为取悦日本侵略者,命聂小轩烧制“八国联军占北京”画样烟壶。聂小轩以死抗争,宁肯自毁手臂也不丧失民族气节。最后三人远走他乡。
《烟壶》故事情节饱满,述事严谨连贯,发展一曲三折,场面引人入胜。演员表现精彩,动作表情到位,引人入胜,生动地刻画了市井人物,充分地揭示了社会矛盾,深刻地表达了时代特征。
北京曲艺团年轻演员们的表演朴实生动,生活性强,整个舞台上京腔京味,犹如北京风俗画。精彩表演把聂小轩的老成持重、乌世保的俊朗清秀、柳娘的温婉俏皮、寿爷的幽默风趣、九爷和徐焕章的奸诈无耻等不同性格的人物特征,都深刻的表现出来。
该剧的唱腔,时而低婉深情,时而高亢嘹亮,糅合单弦曲牌及民间小曲,韵味浓郁,余音袅袅,亲切入耳,非常好听。
此剧曾于1995年5月在首都剧场首演,创造了不到一年连演100场的佳绩,专家们评价这出戏,是一部“老少通吃”的戏剧,一部地道的地方戏。一部轻松诙谐又满是泪点的戏,一部处处体现着传承的戏剧。
观众们的评价是:好听、好看、好玩。
演职人员表
出 品 人:孙东兴
制 作 人:林 旭
原 著:邓友梅
编 剧:张永和 王保春
作 曲:戴颐生
导 演:顾 威 张绍荣
舞美设计:岑宝山 蔡建国
灯光设计:李 聪 刘 贺
音效设计:刘玉库
服装设计:景春春
化妆设计:王惠玲
配 器:刘文江 苏 杰
指 挥:王 健
演员表
聂小轩——李相岿 彭岩亮
柳 娘——卢雪文 洪嘉利
乌世保——盛国生 单斌
寿 明——胡 优
九 爷——李永德 赵浩博
徐焕章——刘勇
翠 喜——宋 洁
李 贵——汪 鹏
唱曲人——洪嘉利 宋洁
牢 头——金 龙 霍 昊
舞 美
舞台监督:滕金辰
灯 光:杨 啸 刘 宝 韩国宏 王 园 王会林 王旭升
音 响: 张复跃 刘 杰 李浩楠
装 置:孙小岩 滕金辰 王 峰 何艳军 何龙威 赵珏璇
道 具:满恒山 高璐璐
服 装:王利华 王雪琳
化 妆: 吴 瑕 张 倩 凌姗
字 幕:胡 芳
创作统筹:段 姝 顾伯岳 曹立栋
演出统筹:崔迪 房伟锋 张瀚文 刘浏 黄文芸 贾境恢
宣传统筹:李宇瀚 曹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