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主办2018年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沈阳音乐学院《星星之火》

分享到:0
  • 2018-03-15/16(周四/五)19:30
  • 40/60/100/200/300/380元(前四排为40元学生特惠区)
  • 2018-3-2
  • 新清华学堂
  • 结束
  • 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剧情介绍:

    歌剧《星星之火》由同名歌剧改编而成。

    李小凤的父亲因被汉奸孙晶石出卖而被捕,16岁的她不得不离开妈妈连夜上山寻找游击队。

    在寻找游击队的途中,她遇到了极具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老交通员老李头,在老李头的感召和引领下,找到并参加了游击队。

    几年以后,在杨主任等人的培养下,李小凤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抗联战士,前线奋勇杀敌,后方努力工作。不料,日本警备队队长黑田和孙晶石带着日本兵偷袭被服厂,为掩护李小凤和同志们撤退,杨主任光荣牺牲。

    为了勘察敌人据点替杨主任和爹爹报仇,李小凤悄悄回村查看敌情,被黑田和孙晶石逮捕。危机时刻,哥哥李云峰和老李头带领抗联大部队赶到,带领李小凤、李母及全村村民反抗,击毙黑田,活捉孙晶石,消灭了日本鬼子。

ps1.jpg

剧中人物介绍:

【李小凤】十六至二十岁,女游击队员。

【老李头】七十多岁,老交通员。

【李  母】五十多岁,李小凤母亲,屯救国会会员。

【杨主任】三十多岁,地方区委书记,抗联团政治主任。

【李云峰】二十多岁,李小凤哥哥,游击队连长。

【李老爹】五十多岁,李小凤父亲,屯救国会会长。

【孙晶石】三十多岁,屯长、料户。

【黑  田】三十多岁,日警备队队长。

主创人员、团队介绍:

艺术总监声乐指导/刘  辉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沈阳音乐学院前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领军人才、优秀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音教委副主任、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满族音乐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实践创新中心主任、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乐府新声》《音乐生活》主编。

    1980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王瑞江教授,1984年毕业留校任教,1998年3月考入文化部主办、中国音乐学院承办的全国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班,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2000年12月毕业。

    刘辉在近四十年的演唱实践中,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重要演出数百场,多次深入到农村、厂矿、机关、学校、部队和革命老区慰问演出;多次应邀去欧洲、亚洲、美洲等十多所大学讲学和演出;成功举办多场独唱音乐会、师生音乐会、讲座音乐会,曾多次担任文化部全国声乐比赛、中国音协“金钟奖”、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等国内重大专业比赛评委。

    是教育部、财政部第五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音乐表演(民族声乐演唱)专业的负责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指导的学生多人次在文化部声乐比赛、中国音协“金钟奖”声乐比赛、央视青歌赛等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屡屡获奖

总监制/赵德山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辽宁省音乐家协会理事,现任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4年9月考入沈阳音乐学院,师从王瑞江教授, 1988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曾荣获辽宁省“鹏达杯 ”第四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声唱法专业组演唱总分第一名,全国首届“华药杯”影视歌曲明星演唱大赛金奖,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市劳动模范。

    参与编辑出版教育部21世纪全国高师教材《声乐教学作品选》和《中国民族声乐教程》等教材多部,先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多次担任全国声乐大赛评委和大型综合性音乐会演出活动,曾出访意大利、美国等国家艺术院校考察学习。在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成果显著,多名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重大比赛中获奖。

导演/廖向红

    著名戏剧家、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文学(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剧研究会副会长兼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先后发表了《论导演艺术创作中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结合》等学术论文30余万字,出版个人专著《音乐剧创作论》,参与撰写教材《戏剧导演教程》,曾荣获“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北京市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中国话研会“金狮导演”奖、文化部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文华导演奖等奖项。

指挥/俞峰

    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指挥学会会长,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深圳交响乐团艺术总监。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获硕士学位。1994年获德国DAAD奖学金留学柏林汉斯埃斯勒音乐学院,获最高指挥艺术家博士文凭。

    长期应邀与国内外众多著名交响乐团合作,如德国柏林交响乐团、意大利拿波里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澳门交响乐团等,并于2011-2014年任罗马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他创立的中国现代指挥教学法,获国家教育科技二等奖;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首都五•一劳动奖章”、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等,并于2012年当选为中共十八大代表。

    现任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4年9月考入沈阳音乐学院,师从王瑞江教授, 1988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曾荣获辽宁省“鹏达杯 ”第四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声唱法专业组演唱总分第一名,全国首届“华药杯”影视歌曲明星演唱大赛金奖,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市劳动模范。

    参与编辑出版教育部21世纪全国高师教材《声乐教学作品选》和《中国民族声乐教程》等教材多部,先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多次担任全国声乐大赛评委和大型综合性音乐会演出活动,曾出访意大利、美国等国家艺术院校考察学习。在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成果显著,多名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重大比赛中获奖。

音乐总监/刘晖

    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于曹家韵教授;1997年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学位班,师从叶小纲教授;2005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意大利罗马Santa-cecilia音乐学院,师从Gain Freda教授学习作曲;2006年回校继续任教至今。    

    曾获文化部“文华奖”音乐创作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协音乐创作“金钟奖”等奖项。作品曾在国内及韩国、台湾、香港等地的音乐会中上演。2015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ps3.jpg

主要演员介绍:

李优饰演【李小凤】

    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教师,副教授,民族声乐系教研室副主任,师从于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博士生导师,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教授。

    担任国家艺术基金大型歌剧《星星之火》一号“李小凤”的角色演出。2010年发布个人单曲《君为红颜》。2014年举办“因为有你”个人独唱音乐会。2014年担任秀山形象大使发布《边城故事》原创歌曲。2015年发布个人单曲《辉煌》

    在国家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演出,表演歌剧《白毛女》中饰演“喜儿”,多    次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音乐频道《民歌中国》《天天把歌唱》等,多次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日本等大学进行讲学交流演出。

    曾荣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全国优秀奖;“金嗓子”第二届全国高校声乐比赛金奖;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辽宁省银奖;第十五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福建省金奖;第四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一等奖;“卧龙杯”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二等奖。

王东超饰演【李云峰】

    南方歌舞团独唱演员。

    2013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攻读艺术硕士。师从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博士生导师、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教授。曾获第三届亚洲国际声乐节中国民族歌唱家比赛第二名;第四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沈阳赛区研究生组一等奖;第一届“鲁艺杯”民族声乐演唱比赛一等奖。

杨  勇饰演【杨主任】

    师从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博士生导师、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教授及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周强教授。参演过多部民族歌剧,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党的女儿》《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其中《白毛女》中饰演的杨白劳及《小二黑结婚》中饰演的二孔明,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专家的好评。

白永欣饰演【李  母】

    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至2005年赴意大利留学,曾与意大利著名的帕格尼尼乐队合作演出音乐会,同时与多家公司签约在意大利、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奥地利演出歌剧《蝴蝶夫人》《弄臣》《蓝斯之旅》等。2005年6月1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我心飞翔”个人独唱音乐会;2011年10月20日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欣声咏叹”个人独唱音乐会;2014年中国广播影视音像出版中心出版了《白永欣独唱音乐会》DVD光碟。

马  鑫饰演【李  母】

    沈阳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2002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2014年考入声乐系攻读艺术硕士,师从于高淑娟教授。

曲  歌饰演【李老爹】

    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随周小燕教授率领的中国歌唱家小组参加第十一届亚洲歌剧节;1994年作为主创人之一创办了辽宁省青年歌唱艺术中心,并举办了多场独唱、重唱音乐会。1997年赴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学院留学,师从Bruse Able教授,专门研究艺术歌曲的演唱。1998—2000年受聘于比利时皇家歌剧院,在欧洲期间曾参加了近20部歌剧及各种音乐会的演出。2000年底返校任教。

边师扬饰演【李老爹】

    2009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师从于孙岩副教授、周有全教授,2014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于曲歌教授。曾荣获第四届华夏艺术风采国际交流选拔活动辽宁赛区声乐演唱一等奖。

贾  鼐饰演【孙晶石】

    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德国吕贝克、德累斯顿、彼尔纳等城市和捷克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担任伯爵角色;在《女人心》中担任古列尔莫角色;在《魔笛》中担任帕帕盖诺角色。所教授学生多次在国内声乐比赛中获奖,并指导多场德奥艺术歌曲音乐会、歌剧片段音乐会。曾获沈阳音乐学院“优秀导师”、“三育人”荣誉称号。导演歌剧《回转酒徒》全剧。出版专著《德语在声乐演唱中的正确运用》。

袁  帅饰演【孙晶石】

    沈阳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先后师从于贾鼐教授、徐兆仁教授。曾就职于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文工团,在原创清唱剧《雷锋》中饰王大力。曾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辽宁赛区铜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歌剧展演二等奖等。

ps2.jpg

沈阳音乐学院简介:

    沈阳音乐学院是1938年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倡导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艺术学院,毛泽东亲笔题写了“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抗日战争胜利后,学院由延安迁至东北,1949年更名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1953年在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东北音乐专科学校,)1958年更名为沈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李劫夫,现任院长季惠斌。

    建院以来,学院始终以繁荣民族音乐文化、服务人民为己任,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均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音乐、舞蹈人才,创作了《黄河大合唱》《我们走在大路上》《我和我的祖国》等大批极富社会影响力的音乐作品,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和高等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几代“沈音人”的共同努力,学院不断发展壮大,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艺术实践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学院现已建立起以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教育体系。现有主校区、桃仙校区、长青校区、大连校区4个校区,下设(作曲系、民乐系、声乐系、民声系、管弦系、钢琴系、音乐学系、乐器工艺系、舞蹈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现代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连分院、公共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附属中等舞蹈学校,)18个教学单位。拥有艺术学门类中的音乐与舞蹈学类和戏剧与影视学类本科专业 12 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两个,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艺术硕士(MFA)授予权。

    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并被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先后被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为“辽宁省艺术类人才培养基地”“辽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实践创新中心”、“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与科研队伍,设有音乐舞蹈研究所等艺术研究机构,形成了教学、科研、创作和艺术实践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特聘教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5人。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示范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优秀特色专业10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

    学院先后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北方交响乐团、北方民族乐团、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团、北方青年合唱团、北方青年舞蹈团和北方流行乐团等多个艺术表演团体,活跃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道路,同国外70余所艺术院校和艺术团体建立了友好关系。与美国波士顿大学音乐学院、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等30余所国外著名高等音乐院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

    未来,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继承和弘扬鲁艺的光荣传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植根民族,融入时代,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创作排演精品,培养德艺精湛的艺术人才,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一流音乐院校,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