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对话,一次升华——戏剧工作坊学习体验

分享到:0
汤鑫雯

      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戏剧的呢?刚开始只是一个平凡人的想象,我期盼着登台,观众的目光都将汇聚到我身上,生活中缺失的关注都将在这个时候得到弥补。到后来,我逐渐发现在戏剧世界里,我可以完全成为另一个人,将最本质的情绪与角色融为一体。有了梦想自然要为之奋斗,可惜我实在斗不过惰性,唯一的一次尝试还停留在大四的戏剧比赛。这次默剧工作坊算是我在期末季的一次任性,但无比幸运碰见了Larry老师、萧老师、杨老师和这一群可爱的师弟师妹们,这次工作坊的收获也是空前的,帮助我重新认识了戏剧,重新认识了表演。

      第一点震撼是戏剧表演中身体与语言在统一外的对立。我之前偏爱现实主义话剧,例如《北京人》、《洋麻将》,这些剧目的肢体动作大多服务于演员的语言。大四那次比赛,我扮演了复读生母亲、知名导演,排练的重点在研磨台词,确定节奏和轻重,并根据场景和台词设计动作。然而学生剧目的突出问题,一个是单一的舞台调度,另一个就是相对贫乏的肢体动作。角色的动作从属于语言,人物的话语确定整个场景的节奏,演员时常要调动所有情绪和力气到腹部和喉咙,增强声音的穿透力,但观众还是会感觉张力不足。“舞台”在某种程度上被浪费了。而Larry老师的默剧训练首先就是打开身体,将动作分解,用身体创造节奏。此外,身体与语言不一定一致,语言已将含义传达清楚,那身体就去表达另一层含义,增加层次感。《哲学课前后的沉默》中,我尤其喜欢那句“这是我们卑微的愿望,这是我们远大的理想”,“卑微“时昂扬站立,”远大“时却瑟缩屈膝,这一幕的冲击力远大于声嘶力竭的呐喊。正如“演后谈”很多观众说到的那样,第一次发现,原来戏还可以这么演。

C:UsersFeng gao yingshanPictures\u6c641PS.jpg

图 1:演出剧照“这是我们卑微的愿望”

      第二点是重新理解了表演者与创作者的关系。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剧组分工明确,导演是导演,编剧是编剧,演员是演员,甚至主角和配角也有明晰的界限。但这次Larry老师的做法完全颠覆了这一模式。三天训练,Larry老师时常给各种主题,让我们或个人或小组去创作去表达。刚开始,我一头雾水,甚至不知道这么做的意义,但越到后面,我的想法越加清晰,大家的合作也火花四射。“演后谈”时,Larry老师和观众解释了创作的过程,包括我们的点子是怎么一步步加入剧中。老师说得轻松愉快,但我们知道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要将这些思想碎片拼凑在一起,将这些内容融进这部戏的框架中,Larry每晚都在加班加点,熬到凌晨三四点。这种体验完全不同于之前单纯的表演,剧本不单单是编剧的个人意志,演员也可以是创作者。在编剧和导演说戏之外,演员本身也是一部剧本,他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去创造台词和动作,掌控节奏。这种先锋的创作形式具有
      很强的实验性,对演员对编剧对导演都是巨大的挑战,也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C:UsersFeng gao yingshanPictures\u6c642PS.jpg

图 2:演后谈(盗图自票圈)

      第三点是重构自我与他人的联结。这是默剧《哲学课前后的沉默》带给我的启发。当年观看赖声川的《如梦之梦》,无论是护士的”自他疗法“还是五号病人和顾香兰的联系,都是在探究不同个体间的关系。我们到底是孤独的,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始终是奢望。我们活在群体中,受到群体的影响,甚至被群体意志建构。现代社会里,我们看似最亲近却也最陌生。很多人说伟大在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平庸虚伪方能苟延残喘。这些思考在这部默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整部剧的视角从宏观走向微观,从那些闪光的哲学名家走向这两个平凡的教学工作者,从滚滚逝去的历史洪流缩到当下这个时刻。宏大的叙事与破碎的个体,遥远的口号与凌乱的生活,我们渴望强大又自顾不暇。地球、纸飞机、信件,每位观众都会被触动,将自己代入其中,用各自的人生体验去赋予这些意象新的内涵。我们这批黑衣行者的作用类似于古希腊的歌队,穿插在各个场景中,但与歌队不同,我们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情节之中。最后一幕,大家挨个如叠罗汉般散乱地倚靠在一起,一同呼吸,保持静默。纸飞机依旧在飞,一切归于平和,但正是这样的平静,配合这种布局,愈发沉重压抑。

C:UsersFeng gao yingshanPictures\u6c643PS.jpg

图 3:最后一幕

      有些事在发生后瞬间了无痕迹,有些事需要经历十年才能知晓意义,有些事在发生前就能被感知到重要性。我想这五天的一切一定是最后一种。很庆幸这次不管不顾地报了名,抛下一切地跟完全程,我倍加珍惜与老师和同学们共聚的这五天,充实而难忘。戏剧世界的光亮总能帮我们抵御现实世界中的灰暗,而现实的阴暗面又能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江湖路远,感谢途中的这场戏剧盛宴,酩酊后酒醒,希望我们的生活也能像戏剧中这般洒脱光明!

C:UsersFeng gao yingshanPictures\u6c644PS.jpg

图4:一张小合影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