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2日晚,第二届北大歌剧论坛“中国美声”京剧交响音乐会在新清华学堂隆重唱响。
演出现场-常志东摄
本场交响音乐会的剧目来自中国现代京剧史上的几部经典作品,包括《杜鹃山》《红灯记》《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现代京剧的诞生本身就是中国戏剧史上革命性的创造,而留下来的就是精华。有别于传统京剧,现代京剧在题材上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演唱形态中融汇西方音乐技法,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语汇表达人物情感,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有京剧交响化,把西洋管弦乐队成建制地介入京剧乐队的先河,使得磅礴大气的管弦乐队能够更好的烘托唱段中的气氛。而如今具有新时代语境的“中国美声”,或者美声民族化,是北大歌剧研究院在歌剧的教学与研究实践中,在熟练掌握西方歌剧发生、演唱方法的同时,认真借鉴汲取中国戏曲的发声和演唱方法,以国际主流歌剧表演形态美声唱法为基础进行民族化探索,为中国歌剧学派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试图为中国美声、中国京剧和中国歌剧走向世界打通道路、消除隔阂,让歌剧这种国际化载体烙下中国印、植入中国芯、赋予中国魂。而戴玉强、魏松、金曼三位大师级歌唱家的加入和《智斗》的演绎,更是让整场音乐会熠熠生辉。
演出现场-常志东摄
对于这样一场中西合璧的音乐会,北大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老师说,“美声只是一种方法,是一种美妙的歌唱。从意大利美声诞生之后,就不断涌现出德国美声、法国美声等等。中国美声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在当下我们可以用这样一种唱法唱京剧唱评剧,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人的情感、讲中国人的故事、传递中国人的精神。”
演出现场-常志东摄
音乐会结束后,有的观众表示这种“混搭”并不是很容易让听惯了传统戏曲的老票友们接受,比如合唱的介入和全交响乐队的加入容易让人“出戏”;也有的观众表示对这种中西合璧的唱法感到非常新奇和满意。我们相信,改革和创新永远是发展的灵魂。在任何一个领域,我们都期待有更丰富的交叉碰撞和融合出现,但本着自身的规律和灵魂发展,不逐本求末,也是我们需要坚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