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曹禺还给舞台” ——话剧《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清华首演

分享到:0
撰稿:学生记者 刘畅 供稿:艺术教育中心

       2015年9月11日、12日,由中间剧场出品,中央戏剧学院全套专业人马上阵的话剧《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于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首演。这一话剧讲述了一代文学巨匠、剧作家曹禺先生历经波折的一生,从作为剧作者的幕后,“把曹禺还给舞台”,给予现场观众无比震撼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昭示。

       “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是曹禺先生《雷雨》中周冲的一句台词。23岁时,曹禺在清华大学念书时创作了话剧《雷雨》,至今长盛不衰。“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就是描摹着一条有方向的路,以时代划割,以年华验证,曹禺,一个剧作家、经历人生的每次转折都是一次洗礼。

IMG_0119.jpg

演出现场 王建一 摄

       话剧一开场,舞台上出现的是曹禺话剧中三个极富代表性的女性角色:《雷雨》中的繁漪,《日出》中的陈白露与《北京人》中的愫方。在整部剧目中,演员们正是通过丰富的戏剧冲突,全景展现了曹禺在创作这三部话剧时,现实生活给予他的影响与启发。

       在剧中,繁漪的原型是曹禺的大学好友吴莫非的嫂嫂颜黛,两人的关系与颜黛的悲惨结局,成为大学时代的曹禺生活中重要的插曲;陈白露的原型是曹禺的故时好友王小燕,曹禺感慨于小燕在南京的波折境遇,才创作了话剧《日出》;愫方的原型则是曹禺的第二任妻子邓译生,在剧中,曹禺与邓译生相见时,译生这样评论愫方,“性格哀静,但又具有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所有特质”,正是邓译生,重新点燃起了曹禺的创作灵感。

IMG_0121.jpg

演出现场 王建一 摄

       由曹禺先生创作的女性角色入手,使得整场话剧的情感十分充沛,在情感的细腻与时代个人命运的激烈冲突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互补与平衡。“爱情”这一主题,成为了《前方就是我们的世界》最灵魂的一条主线。

       在清华读书时,曹禺与邓秀相识、相恋,爱情萌发与滋润的温馨场面,使得全场都温暖起来;而随即的一幕来到文革时代,曹禺在其中深受压迫,译生因为不堪痛苦服安眠药自杀,离婚后的邓秀来看望曹禺时只能相对泪流。时代变迁,人情冷暖,在舞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带给观众深深震撼的同时,也启发了大家对于个人命运深深的思索。

IMG_0185.jpg

演出现场 王建一 摄

       在剧目的最后,三位女性角色重回舞台,曹禺话剧中的经典台词缓缓响起。日出中的经典诗句,“太阳就要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在剧中数次提及,辗转重叠,形成了舞台文字中深刻的表达意象。最后,曹禺在痛苦中表达出了自己对人生的沉重思索,“在创作的时候我从没想那么多,这些人物都是我的,我是无比怀念她们……虽然我可能犯过错误,但是我从来没有过罪孽!我相信,前方就是我们的世界!”以这句台词作结,将全剧的情感终于推向爆发。

WJY_9133.jpg

演出现场 王建一 摄

       正如简介中说的那样,这部剧并不是关于曹禺是创作生涯的解答,而是一把钥匙,用以开启更广阔的天地。“把曹禺还给舞台”,将一代文学巨匠的一生置之时代的大背景下,还原一个纯粹的剧作家纯洁的理想、无悔的牺牲与追求,以及这个时代逐渐缺失的理想主义与人文情怀。

       在演出后的交流环节中,导演深情地说道,“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去带来一些好的东西。这些好的东西是很难得的,我相信这部剧本身,在这个时代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剧中,我们不仅还原的是历史的境遇,也昭示了曹禺先生的一种精神困局,他是如何经历与思索的,这样的人文情怀,希望可以带给我们每个人,对个人命运更深刻的理解。”

       《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原名《寻找剧作家》,此次由中间剧场出品,全新改编在清华大学首演。中间剧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中间艺术园区,是北京西边第一家民营剧场。据悉,此部话剧还将在中间剧场持续上演。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