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0日晚,“2015国际迷你古典”系列音乐会之一——特林科斯与迪莫福耶夫斯基小提琴钢琴二重奏音乐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精彩上演。小提琴演奏家伊米娜•特林科斯和钢琴演奏家帕维尔•迪莫福耶夫斯基凭借他们细腻而精湛的琴声,挖掘、阐释杰出的音乐作品,完美地展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
演出现场 夏宁馨 摄
演出开始前,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康啸老师担任导赏嘉宾,为观众们细心讲解了勃拉姆斯、弗兰克、伊格纳茨•瓦格海特、拉威尔四位作曲家的艺术成就和音乐特质,还简要赏析了这次演奏曲目的风格——“既坚持传统,又表现了民族特色,观众可以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19世纪德国、法国音乐发展的特点。”
两位演奏家微笑着向观众致意后,首先给大家带来了勃拉姆斯作曲的《G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这首曲子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以不太快的快版,平易而空灵地将观众带入音乐的世界,曲子逐渐强实,当小提琴发展到高峰时,主题转为明亮愉悦;第二乐章转为中速的柔版,先由哀伤发展到明朗,继而以送葬进行曲的形式向前推进,沉重而肃穆;第三乐章抒情而婉转,其旋律取自勃拉姆斯的歌曲《雨点之歌》,小提琴和钢琴在亲密地配合中,牵引出丝丝柔软、浪漫的心绪。
演出现场 夏宁馨 摄
接下来演奏的《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是弗兰克写给好友伊萨伊结婚纪念日的礼物,也是弗兰克创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奏鸣曲。这首曲目继承了巴赫的复调风格,表现出了弗兰克传统的一面,同时也充分地展示了法国音乐细腻微妙的情感表达。
之后,两位演奏家演奏了《田园》,这首曲目是由鲜为人知的犹太作曲家伊格纳茨•瓦格海特作曲。曲风轻松欢快,时而透着幽默活泼,让人不禁联想到悠然的乡间景象。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该场音乐会小提琴演奏家特林科斯的不断努力,才让瓦格海特的音乐在舞台上重现光芒。
演出现场 夏宁馨 摄
最后的曲目是拉威尔的《茨冈狂想曲》,又名《吉普赛狂想曲》。这首曲目表现了拉威尔发展的印象主义风格和吉普赛的民俗舞曲风格。引子部分描绘了吉普赛人民丰富自由的民间生活画卷;第二部分进入豪放抒情的“拉撒”乐段,追忆往事,表达对民族不幸的控诉;第三部分是热情欢快的富力斯卡乐段,从痛苦中逐渐抽离,进入狂欢。曲中的演奏技巧具有极高的难度,也因此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奏曲目结束,观众对两位杰出的演奏家报以热烈持久的掌声。特林科斯和迪莫福耶夫斯基返场给大家带来了惊喜,他们合奏了中国传统曲目《茉莉花》,让观众感受到了在西方乐器承载下的东方音乐,抒情而典雅,似乎在这春分到来的时刻,文化交流的花朵已然在心中盛放。
演出现场 夏宁馨 摄
来自清华大学水利系的彭雪婷同学观演后表示:“小提琴的优美婉转和钢琴的灵动活泼相得益彰,主题的表达更加细腻、丰富、深刻而感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