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现场郭蓉蓉 摄
5月13、14日,话剧《蒋公的面子》连续两晚在新清华学堂上演。由于去年演出时留下的好口碑,这部“将知识分子灵魂放在火上炙烤的黑色喜剧”和“令近年中国话剧回归五四光荣的当代神剧”深受清华学子的喜爱。今年的两场演出现场爆满,可谓一票难求。
演出现场郭蓉蓉 摄
剧本编剧温方伊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2009级本科生,其“90后”的身份常为人称道,剧中时太太一角也由其担任。《蒋公的面子》是其为纪念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所创作。
演出现场郭蓉蓉 摄
《蒋公的面子》从两个时代的两场争论中展开:1943年重庆的一天,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夏小山、时任道、卞从周就是否应邀出席当时初任中央大学校长蒋介石准备的年夜饭辩驳不休,1967年“文革”时期,被打成“牛鬼蛇神”的三位中文系教授就当年是否接受了蒋介石邀请赴宴争论不已。两个时代的场景切换精妙而流畅,对比鲜明。这三位文人中,时任道因其亡故的学生而痛恨蒋,却又因战乱自己真爱的藏书难保需要蒋的帮助;卞从周支持政府愿意赴宴,却又放不下架子,想拉他的两位朋友下水;夏小山潜心学问不谈国事,却好麻将美食,听闻席上会有道难得的“火腿烧豆腐”便难抑激动。要不要给蒋公面子赴宴?是自己的面子重要,还是那藏书、那好菜重要?文人相交,字句珠玑。欢笑中,既充分体现了人物的真性情,也处处有着对时局的讽刺与思索。
演出现场郭蓉蓉 摄
虽然话剧的背景旷大诡谲,但整部剧中演员只有四人,道具也仅一张方桌四把座椅。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仅仅通过人物的台词与肢体语言表现,却让人看得十分过瘾。“火腿烧豆腐”、“麻将”等桥段让人捧腹,“高能”之处频频出现,现场欢笑如潮,掌声四起。
演出现场郭蓉蓉 摄
机械系大三学生宋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部话剧非常吸引人的眼球,从头到尾有许多点,让人感觉非常好,很具有欣赏效果。用矛盾来体现当时的历史环境,构思很新奇,不像历史正剧,看得很舒服。”
《蒋公的面子》自2012年12月启动社会公演,至今已演出149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