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介
约翰·菲纽肯 单簧管
约翰·菲纽肯曾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管弦乐音乐家、室内乐音乐家、单簧管演奏家和指挥家。曾参与国家交响乐团和爱尔兰广播电视台(RTE)管弦乐团在爱尔兰和英国的巡演,演奏过所有单簧管协奏曲的重头曲目,并为罗伯特·兰博和詹姆斯·威尔逊等众多作曲家的协奏曲奉献首演。
约翰被公认为当今爱尔兰最富天赋、最出类拔萃的音乐家之一。作为单簧管演奏家和室内乐音乐家,约翰曾在皇家阿尔伯特大厅、圣约翰史密斯广场、伦敦以及爱尔兰所有重要的音乐节上献技,并在德国、荷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和中国举办的音乐会上表演。最近与钢琴家休·提尼合作在都柏林城堡的圣帕特里克厅举办了独奏音乐会;他还参加了国家交响乐团的全国巡演,在格哈德·马克森的指挥下演绎了韦伯的第一协奏曲;并作为国家室内乐团成员来中国巡演。
作为指挥家,约翰曾经和RTE交响乐团、RTE管弦乐团、乌斯特管弦乐团、 萨里小交响乐团和歌剧公司合作过。
约翰现在爱尔兰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单簧管,也是爱尔兰人管乐团的音乐指导。自1995年以来就成为RTE国家交响乐团的首席单簧管演奏家。
菲欧诺拉·亨特 小提琴
菲欧诺拉·亨特是爱尔兰最为杰出和知名的独奏表演艺术家、艺术指导和室内乐音乐家之一。她曾担任爱尔兰室内乐团的艺术指导和音乐总监,并在1995年至2002年期间担任一年一度的Killaloe音乐节的艺术总监。与室内乐团合作期间,她既管理乐团在国内的演出,也负责乐团在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巡演,并录制了爱尔兰经典音乐作品和柴科夫斯基作品。她为许多爱尔兰顶级作曲家受邀特制的音乐作品进行世界首演,其中许多灌制了唱片。在与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爱尔兰广播电视台(RTE)管弦乐团和乌斯特管弦乐团合作时奉献独奏曲目。参加过维也纳室内乐团的演出,并在慕尼黑和巴伐利亚国家歌剧管弦乐团合作两年。做过3年的都柏林RTE交响乐团的联席领导,也做过伦敦交响乐团、BBC 爱乐乐团、BBC苏格兰交响乐团、哈雷管弦乐团、伯恩茅斯交响乐团、乌斯特管弦乐团和墨尔本交响乐团客座指导。曾特邀指导了瓦列里·杰吉耶夫指挥的莫斯科世界和平管弦乐音乐会。
菲欧若拉很小的时候就和姐姐邬娜演奏室内乐,并以二重奏形式在爱尔兰国内和奥地利、德国、瑞士、意大利、英国和美国等世界各国演出。和她经常合作的艺术家有休·提尼、约翰·菲纽肯、约翰·林奇、约翰·奥康诺、威廉姆·巴特和麦克尔·达西。还担任过都柏林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1997室内乐系列音乐会的艺术指导。
菲欧诺拉生于贝尔法斯特,就读于乌斯特音乐学院和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师从雅罗斯拉夫·瓦涅切克。1976年至1984年求学于维也纳音乐艺术学院,拜师于沃尔夫冈·施奈德汉和弗兰茨·萨莫胡尔, 并获得一级荣誉表演证。
琳达·李 女高音
琳达师从维罗妮卡·邓恩(Veronica Dunne)博士学习歌唱艺术,在此期间,曾多次获奖,并代表北爱尔兰参加卡迪夫世界歌手大奖赛。她和歌剧戏剧团合作奉献了职业生涯的首次演唱会,随后与爱尔兰各大歌剧公司合作,演唱了品种繁多的歌剧和音乐会曲目。
她随后供职于格林德本歌剧院、苏格兰歌剧院,并在柯芬园艺术节、巴克斯顿艺术节、德累斯顿艺术节以及欧洲纪念亨德尔的音乐节上演出。在莱比锡歌剧院做了三年首席女高音,同一时间与哈雷歌剧院合作频繁。由于其出色的演绎了亨德尔作品中的角色,曾两度被国际歌剧杂志《歌剧世界》提名最佳新人奖和最佳表演奖。
录制的商业唱片有亨德尔的《米萨亚》《李尔王的孩子》《玛丽塔纳》和《拉达米斯托》。在米拉迈克斯影业公司拍摄的、由戴姆瑪姬·史密斯和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中饰演角色,也参加过乔纳斯·米勒改编的巴赫的《圣马太受难曲》演出。
2009年,琳达应圣母合唱团邀请,在罗马的梵蒂冈为罗马教皇本尼迪克特表演了亨德尔的《米萨亚》,也曾为日本天皇演唱。
近期,琳达在巴黎爱尔兰文化中心演唱了泰雷津集中营的音乐, 并在肯曼哈姆皇家医院旧址为KBC爱尔兰老房子音乐节演唱了精彩曲目。
约翰·林奇 中提琴
约翰·林奇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求学于维多利亚艺术学院。1988年在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室内乐演奏,从师于安德拉斯·米哈利;1991年在弗莱堡音乐学院求学时和金·卡谢卡乡是同学,还同尤里·巴什梅特共同参加过意大利西恩纳高级音乐讲习班的学习,期间,和钢琴家米哈伊尔合作演奏肖斯坦科维奇的中提琴奏鸣曲,该曲于1975年由米哈伊尔首演。约翰是Binneas铉乐四重奏的创办人,该乐队曾在意大利的斯波莱托音乐节、北美的班夫和坦格·伍德音乐节上演出,并在1987年圣彼得堡举办的肖斯塔科维奇铉乐四重奏比赛上获奖。他还与澳大利亚室内管弦乐团、盖文·布莱尔斯乐团、即兴表演团” deFlocked” 联袂演出,并参加了马泽尔指挥的以色列“红海之滨音乐会”的演出。
约翰现是爱尔兰国家广播电视台交响乐团首席中提琴,也是爱尔兰皇家音乐学院铉乐教师,并在皇家音乐学院和音乐家菲欧诺拉·亨特、克里斯托弗 ·马伍德、约翰·菲纽肯、休·提尼以及女高音琳达·李联袂表演过。
克里斯托弗 ·马伍德 大提琴
克里斯托弗1983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和马斯特里赫特音乐学院深造。从师于胡顿、大卫·斯顿吉、柯希保恩、浦利思和阿社列斯库。賀維茲曾是他多年的室内音乐导师。克里斯托弗曾在许多重大的音乐会上表演大提琴独奏,并在英国各地举办过多场独奏音乐会。休·提尼 钢琴
自1983年在意大利波佐利和1984年在西班牙帕洛玛奥谢钢琴比赛中均赢得第一名,休·提尼在欧洲、美国、南美以及远东等30多个国家进行过演出。世界各地的音乐节的演出邀请使他足迹遍布全球,其演奏实况曾在超过15个国家进行过电台广播。1987年Leeds钢琴比赛中的获奖使他在英国的职业生涯进入了黄金时代,先后与许多著名的管弦乐团合作,其中包括伦敦爱乐乐团、皇家爱乐乐团、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皇家苏格兰爱乐乐团、BBC威尔士爱乐乐团以及包括赖特尔在内的众多指挥家。近30年中他为爱尔兰的音乐会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奉献了一系列独奏音乐会(如1990年的“肖邦等”,“舒伯特和贝多芬”,以及2011年的“欧洲钢琴大师作品”音乐会),并与爱尔兰著名的管乐团定期演出协奏曲。他还与鲍罗廷室内乐团、东京室内乐团、爱尔兰广播电视台范步勒室内乐团、沃格勒四重奏小组、维也纳室内乐团、史蒂芬·以瑟里斯,凯瑟琳·罗纳尔多、菲欧诺拉·亨特、约翰·菲纽肯、酋长乐队和已故的贝尔纳·奈特均有过合作。他为德卡、纳克索斯、爱尔兰广播抒情调频道和几张其他激光唱片录制过独奏、室内乐和协奏曲曲目。从2000年至2006年,休·提尼曾担任爱尔兰老房子音乐节的音乐艺术总监。自1995年以来他一直在爱尔兰皇家音乐学院任教,并为几个国际钢琴赛事担任评委。2007年,他被爱尔兰国立大学授予荣誉音乐博士学位。
演出曲目
1、Beethoven: Clarinet Trio in B Flat major, op 11
贝多芬:降B大调单簧管三重奏,作品11
2、Handel/Halvorsen: Passacaglia for Violin and Cello
亨德尔/ 哈尔沃森: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奏·帕萨卡利亚
3、Messager: Solo de Concours
梅沙杰:竟合之独白
4、Poulenc: Banalites
浦朗克:凡人之歌
5、Wallace: Three Songs
华莱士:三首歌曲
《Sweet Spirit Hear My Prayer》
《Say My Heart Can This Be Love》
《Scenes That Are Brightest》
6、Piazzolla: Verano Porteno
皮亚佐拉:四季之夏
(演出时长约90分钟,无中场休息,演出曲目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