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晚,“且弹且谈”章红艳弹拨组合音乐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成功举行。演出曲目有脍炙人口的《金蛇狂舞》、传统文曲《春江花月夜》、经典传世曲《十面埋伏》等十首弹拨作品,章红艳教授的演讲穿插在曲目之间,整场音乐会文化气息浓郁。
演出现场王建一 摄
整场音乐会中,章红艳教授讲述了中国弹拨乐的历史与现状;介绍了各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弹拨乐器,如三弦、中阮、小琵琶,分析了不同乐器在独奏与重奏中扮演的角色;并告诉观众听曲不仅要听“音”,更要听“韵”。每首名曲背后的故事与表达的感情她都向观众娓娓道来,让大家或看到体悟音乐流淌中的山水意境,或感受到叙事曲“章回小说”的魅力。
一场好的音乐会由三部分组成——优秀的音乐厅、优秀的演奏者与优秀的听众。“如何成为优秀的听众”是章红艳教授演讲的重点。老师开篇就提出了“安静聆听”的要求,这不仅是对演奏者的尊重,也能为演奏者提供一个静中找到“心”的氛围。接着,老师表示鼓掌的礼仪应为“迎来送往”,迎要迎到演奏者落座,送要送到演奏者下台。这两个简单的小礼仪,观众们在整场音乐会中都牢记不忘,做得很好。音乐会临近尾声时,章红艳教授用“高品质”评价了此次清华大学专场音乐会。
演出现场王建一 摄
音乐会历时近两个小时,除了既定的八首曲目外,中途为了更好地让观众赏析三弦的演奏技巧,加入了一曲三弦独奏《十八板》。最后,为表感谢,全体返场合奏了一曲《浏阳河》,给观众们呈上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听觉盛宴。其中,《十面埋伏》打破传统的舞台演奏方式——演奏者们分散在观众席四周,与单人落座于台上的章红艳老师遥相呼应,急促的琵琶弹拨从四面八方传来,把十面埋伏的紧张感烘托地淋漓尽致。
音乐会结束后,观众们热情高涨,整个音乐厅掌声经久不衰,演奏者们两次返场鞠躬致谢。清华大学数学系本科二年级的姚雨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不是第一次听民乐音乐会,但本次音乐会还是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动。他说:“音乐不仅是乐器与演奏者技术的融合,更是一种心灵的共振,就像文学一样。”一首《春江花月夜》让他想到了长江,更想到了远在南方的故乡。
演出现场王建一 摄
本场音乐会由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办,是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音乐赏听”系列演出之一。主讲人章红艳教授是中国及世界乐坛最活跃和重要的琵琶演奏家与教育家之一。她秉承艺术至上的理念,以“且弹且谈”的方式在全国各地举办讲座式音乐会,旨在推行音乐厅文化。据悉,章红艳教授的讲座式音乐会已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地区,日本,美国等多地演出,获得音乐界和社会公众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