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风清韵》
无锡交响乐团清华大学专场音乐会
无锡交响乐团
林大叶 指挥
印芝 钢琴
薛皓垠 男高音
张倩渊 唢呐
节目单
1. 李劭晟
《无锡序曲》为管弦乐队而作(2023/24)10'
2. 莫里斯·拉威尔
《G大调钢琴协奏曲》(1929/31)23'
第一乐章:快板
第二乐章:很慢的柔板
第三乐章:急板
-中场休息-
3. 李劭晟
交响组曲《飞天》(2024/25)45'
第一乐章:《梦天》为管弦乐队而作
第二乐章:《问天》为唢呐与管弦乐队而作
第三乐章:《飞天》为管弦乐队而作
第四乐章:《巡天》为管弦乐队而作
第五乐章:《天行健》为男高音与管弦乐队而作
Ethereal Harmonies of Wu Culture - A Concert for Tsinghua University by Wuxi Symphony Orchestra
Wuxi Symphony Orchestra
Lin Daye, conductor
Yin Zhi, piano
Xue Haoyin, tenor
Zhang Qianyuan, suona
1. Li Shaosheng
Wuxi Overture for Orchestra (2023/24) 10'
2. Maurice Ravel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1929/31) 23’
I . Allegramente
II. Adagio assai
III. Presto
-Intermission-
3. Li Shaosheng
Symphonic Suite Flying Apsaras (2024/25) 45’
I . Dreaming of the Sky for Orchestra
II. Questioning the Sky for Suona and Orchestra
III. Flying Apsaras for Orchestra
IV. Exploring the Sky for Orchestra
V. The Heavens Move with Tireless Vigor for Tenor and Orchestra
曲目介绍
作曲家 李劭晟
无锡交响乐团音乐指导
李劭晟,博士,现任无锡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广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与大学,以及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和密苏里州立大学堪萨斯分校。他是中央音乐学院建院后第一位进入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作曲家。作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优秀青年代表之一,李劭晟的创作跨足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多个领域,荣获多项奖项,入选福布斯100位海归精英。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歌剧《马可·波罗》、大型交响乐《向海之路》《山河》《青年中国随想曲》《之江梦》等,以及室内乐作品《令狐》《明月天涯》等。其作品在卡内基中国音乐节、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泰国国际作曲音乐节等国际音乐节上演出,并受到美国作曲家管弦乐团、立陶宛国家交响乐团、泰国爱乐乐团等多家乐团演出。《月明天涯》《丝绸路》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24年,其创作的歌曲《盛世莲花》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李劭晟不仅以个人音乐风格融汇中西、充满艺术感染力受瞩目,还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曾担任北京现代音乐节项目总监、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总统筹、中国—东盟音乐之声音乐总监等职务。他的音乐会受到《纽约时报》等多家世界级媒体高度评价。
叶静桐 词作家
叶静桐,香港词作家,曾任亚洲电视台(aTV)编剧。近年来,创作歌词《向海之路》《延安·延安》《之江梦》《一城永定》《壮美之约》《霞衣天云作舟行》《岁月千寻》等,创作剧本《音乐星空》等。其文风兼具恢弘气势与无穷想象空间,极富艺术感染力。
同时,在叶静桐女士的作品中更时刻展现着拳拳爱国赤子之心。她的作品曾与众多国内外优秀乐团合作,包括纽约当代乐团、泰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广西交响乐团、北京民族乐团、南京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等。并在林肯中心、国家大剧院、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等著名场所上演。
《无锡序曲》
《无锡序曲》由中国交响乐团作曲家、无锡交响乐团音乐指导李劭晟作曲,2024年1月1日在无锡大剧院首演,是无锡历史上首部城市主题交响序曲,一经推出广受好评。音乐如一副徐徐展开的画卷,线性呈现了无锡历史,当下和未来。向观众展示无锡特色、吴地意蕴、江南气派并注入城市精神。在音乐中,观众可以听到古刹钟声、运河水韵、锡剧之腔、民歌之调。更重要的是,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突破了大家对江南水乡“吴侬软语”的单一印象,而是将这些元素与无锡特有的“四千四万精神”融为了一体,描绘了无锡特立于江南城市之林,独树其铿锵锡音之志的特有气象。
作曲家
莫里斯·拉威尔
(Maurice Ravel,1875-1937)
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拉威尔14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作曲,师从加布里埃尔·福雷。他早期创作受德彪西影响,但逐渐发展出独特的“精密主义”风格,追求结构严谨与配器色彩的极致平衡。拉威尔的作品涵盖钢琴曲、管弦乐、室内乐及舞台音乐。他以细腻的配器技巧和对异国风情、舞蹈节奏的捕捉闻名,被誉为“管弦乐的魔术师”。尽管常被归入印象派,拉威尔更注重古典形式的重构,其创作成为连接19世纪浪漫主义与20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桥梁。
《G大调钢琴协奏曲》(1929/1931)
拉威尔晚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精湛的嬉戏性”杰作,融合了爵士乐元素、巴斯克民歌与古典协奏曲框架,拉威尔曾说“以G大调钢琴协奏曲而言,我的目标是赏心悦目充满光辉的演出”。
全曲包括三个乐章,曲风各不相同。首乐章以响亮的鞭声开场,钢琴与乐队以爵士切分节奏展开竞奏,短笛和小号的接替为音乐增添了不少诙谐色彩,开启了一场浩大的巴斯克民间节庆活动,第二乐段中喧闹的情绪逐渐收敛,不协和音的出现让音乐蒙上了奇幻的面纱。第二乐章为三段体慢板,与第一乐章的热闹不同,钢琴独奏的出现如月光下的独白,与乐队的长线条旋律形成静谧对话,在弦乐队平缓安静的伴奏下,晶莹的钢琴缓缓奏出了古典协奏曲的独特气韵。末乐章以托卡塔式的急速回旋曲将情绪推向高潮,将爵士风格融入其中,管乐队也在此乐章重新出现,音乐激烈快速,打击乐与钢琴的炫技交织出节日般的狂欢,最终在钢琴和管乐器的快速半音爬行后以四个和弦结束了这场庆典。
拉威尔在这首作品中打破了协奏曲的严肃传统,在古典协奏曲的基础上加入现代音乐风格,架起了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桥梁。
交响组曲《飞天》
2024/25,世界首演
《飞天》以中国航天事业的壮阔征程为骨干、以伟大中国航天精神的形成为脉络,编织出中华民族叩问星空与扎根大地的双重叙事。五个乐章层层递进,在历史纵深与当代图景的交叠中,叩问人类文明与宇宙探索的永恒命题。 作品献给中华大地上自古以来有梦追梦的热血儿女,献给新中国逐梦太空的英雄航天人。
第一乐章《梦天》
为管弦乐队而作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敦煌艺术的飞天想象,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先民自数千年前就开启了飞天梦想,一场穿越历史的梦天之旅连接了诗意灵魂与理性精神、嫁接了伟大梦想与伟大事业的人间桥梁。
第二乐章《问天》
为唢呐与管弦乐队而作
通过中国农业社会劳动人民与自然灾害抗争、把握自然规律的历史记忆,展现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淬炼的生存智慧。乐章凸显“将人生磨难锻造为审美超越”的东方哲学:愚公移山的执着、大禹治水的协作,演化具象为中国航天精神的集体意志。
第三乐章《飞天》
为管弦乐队而作
乐章聚焦英雄主义与家国情怀、传统精神与现代科技、国家叙事与人类命运的三重统一。强调火箭升空的耀眼光芒,既闪耀着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智慧火花,也折射着无数无名工匠的汗水;既延续着“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文化基因,也承载着全人类探索宇宙的共同目光。
第四乐章《巡天》
为管弦乐队而作
通过不同文明元素的碰撞与融合,诠释“和而不同”的东方宇宙观。在向宇宙深处进发的遨游中,充斥着多元与一体、冲突与和谐、紧张与诙谐的辩证统一。航天事业的纵深发展为人类提供超越隔阂的思维启示:进步始于对差异的包容与转化。
第五乐章《天行健》
为男高音与管弦乐队而作
以太湖之滨的无锡航天事业为缩影,展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如何在宇宙探索中焕发新生。航天精神如长江黄河般,是由历史智慧、当代创新与人类关怀共同汇成的永恒脉动,既托举着城市崛起、科技发展,也指向全人类对星空的共同仰望和对地球的深情眷恋。
艺术家
林大叶 指挥
林大叶,无锡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客座教授、天津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客座教授,以及上海市级创新团队“一流乐队人才培养与实践”骨干成员。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及上海青年联合会委员,并荣获2020年和2022年贺绿汀艺术成果奖、2020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表演艺术家、2012年第六届乔治·索尔第国际指挥大赛冠军等殊荣。在2023年,他被授予深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林大叶出生于1980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教育家徐新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张国勇教授,以及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克里斯蒂安·爱华德教授,获德国最高演奏家文凭。2009年起,他担任杭州爱乐乐团驻团指挥。2010年至2015年,任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期间多次参与国内外巡演。2012年,林大叶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第六届乔治·索尔第爵士国际指挥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同年他还荣获了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颁发的“广东省优秀音乐家突出贡献奖”。
2015年9月,林大叶返回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任教,现任作曲指挥系教授。
2016年5月,他正式担任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此后,每年均率深圳交响乐团开展国内外交流演出,访问过德国、美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纳音乐节、罗马尼亚国际广播音乐节、意大利艾米莉亚罗马涅音乐节、梅拉诺音乐节、多尼采蒂音乐节、卡斯泰洛城国际音乐节、中国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重要国际音乐节。
2023年3月,他担任无锡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参与筹建无锡交响乐团。于2024年1月1日执棒无锡交响乐团首演暨2024新年音乐会;6月底和7月中旬,分别带领无锡交响乐团室内乐团赴英国曼彻斯特、伦敦,以及日本东京、京都开展文化交流演出。
林大叶还频繁受邀指挥国内外知名乐团,广受好评。2024年3月,他率领深圳交响乐团赴英国巡演,获得了乐评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印芝 钢琴
印芝,钢琴演奏家,施坦威全球艺术家。江苏常州人,先后求学于俄罗斯和美国,获得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本科及硕士学位,皮博迪音乐学院演奏家文凭,波士顿大学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师从多位俄罗斯钢琴大师,是享誉世界的俄罗斯伊古姆诺夫钢琴学派的传承者。她曾在多个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并受邀在纽约国际键盘音乐节,莫斯科亚美尼亚音乐节,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之星”,波多黎各庞塞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等国际音乐节举行音乐会,演出足迹遍及国内外多个著名剧院和音乐厅。近年来,印芝多次受邀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顶尖乐团合作,并参与包括国庆晚会在内的多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艺节目的录制。
薛皓垠 男高音
薛皓垠,男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英国皇家歌剧院签约艺术家,北大歌剧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歌剧研究会理事,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央视“光荣绽放”中国十大男高音之一。
曾获2006年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金奖、2015年俄罗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演唱作品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宣部 “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奖等。多次受邀担任“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大赛评委。
2005年获英国皇家歌剧院青年艺术家选拔大赛第一名,并签约3年,期间出演多部歌剧主要角色。2015年受邀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大剧院出演歌剧《军中女郎》饰托尼奥。至今已出演包括十余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在内的四十余部中外歌剧男主角。2015至今多次承担国事活动、国家级重大庆典活动的演出任务等,成功在多个中外城市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与众多国内外著名乐团成功合作。
2024年1月1日参演“无锡交响乐团首演暨2024新年音乐会”,世界首演首部无锡城市主题交响作品《无锡序曲》。
张倩渊 唢呐
张倩渊,唢呐界唯一一位“金钟奖”“文华奖”双料金奖获得者,中国音乐学院唢呐专业副教授,音乐学博士(在读),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唢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首位获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表演人才项目的唢呐演奏家,师从著名唢呐演奏家刘英教授,音乐学专业师从著名音乐学家赵塔里木教授。
近年来,张倩渊多次以独奏家的身份受邀活跃于国内外国事活动的舞台,曾参加“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人民大会堂文艺演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人民大会堂文艺演出,为中外领导演奏唢呐名曲《百鸟朝凤》;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音乐会,与法国交响乐团合作唢呐协奏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事活动文艺演出;中国文学联合会“百花迎春”春节大联欢活动;中宣部文旅部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纪念音乐会;国际现代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等。是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的优秀演奏家。
无锡交响乐团
无锡交响乐团于2023年6月18日正式筹建,2024年1月1日举办首场演出。
作为中国乐坛的一支新生力量,无锡交响乐团以“专业化、年轻化、国际化”的总体思路和远景目标为指引,致力于为观众展现卓越的音乐才华和精湛的演奏技艺。其演奏员均为来自国内外一流音乐院校以及知名交响乐团的音乐精英。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成熟经验,使得无锡交响乐团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职业交响乐团。
无锡交响乐团致力于古典音乐的普及与推广,丰富城市的文化艺术生活。乐团不断邀请国内外知名客席艺术家合作演出,以交响乐、室内乐、跨界等各类演出形式,通过举办各类音乐会,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为观众带来精彩的音乐体验,为城市赋能,并致力于打造成为无锡这座城市闪亮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