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时长约90分钟,身高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纸质票是唯一入场凭证,观演前请换取纸质演出票,凭票入场。
Introduction/介绍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去年是福列逝世100周年,世界各地纪念活动此起彼伏。在诸多早期浪漫乐派的作曲家中,福列独钟肖邦,日后福列在创作钢琴曲时也深受肖邦的影响。福列前承圣-桑,后继者则有拉威尔与德彪西。福列是浪漫主义音乐后浪漫主义代表。
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力图表现出形象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又表现出对十八世纪古典作曲家的偏爱,有时也能反映出现代主义倾向。他的作品具有青春的活力、热情、乐观、清晰而富有魅力。世界各国艺术界一致认为他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Program/曲目
肖邦(1810-1849)
1. 玛祖卡 Op.33 No.4
2. 谐谑曲 Op.31
3. 夜曲 Op.48 No.1
4. 奏鸣曲 Op.35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一倍速
第四乐章:终曲-急板
Frédéric Chopin(1810-1849)
1. Mazurka Op.33 No.4
2. Scherzo Op.31
3. Nocturne Op.48 No.1
4. Sonata Op.35
I. Grave
IV. Finale(Presto)
加布里埃尔·福列(1845-1924)
5. 即兴曲 Op.31
Gabriel Fauré(1845-1924)
5. Impromptu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
6. 谐谑曲 Op.12 No.10
Sergei Prokofiev(1891-1953)
6. Scherzo Op.12 No.10
-中场休息-
Intermission
肖邦
7. 练习曲 Op.25 No.6
8. 24首前奏曲 Op.28
Frédéric Chopin
7. Etudes Op.25 No.6
8. 24 Preludes Op.28
*演出曲目以实际为准
*The program is subject to change
*本场音乐会钢琴由贝希斯坦品牌呈现
马天坤 钢琴
青年钢琴家
中央音乐学院BOB拔尖人才
贝希斯坦品牌好友
“你演奏的前奏曲非常具有表现力!”——邓泰山
“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奏!”——Katarzyna Popowa-Zydroń(肖邦比赛评委会主席)
“幻想波兰舞曲演奏得出神入化,音乐如此深切!”——宋思衡
马天坤,201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202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24年入选中央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师从于著名钢琴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亚蒙。
马天坤的音乐演奏常常以其丰富的情感层次和精湛的技艺打动听众。他曾在多个著名音乐厅进行演出,包括北京音乐厅、北京中山音乐堂、巴黎柯尔托(Cortot)音乐厅等。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多个城市和多个国家,如北京、澳门、深圳、广州、新加坡、美国、法国、葡萄牙等。每一次演出,他都以真挚的音乐语言与观众心灵交流,带来深刻的艺术体验。
马天坤曾荣幸获得多位世界著名钢琴家和教育家的指导,如李其芳、郎朗、Marc-Andre Hamelin、Andrzej Jasinski、Katarzyna Popowa、Ewa Poblocka、Kevin Kenner、Michael Beroff等。这些经历不仅深化了他对钢琴艺术的理解,也促使他在音乐表达、演奏技巧和作品诠释上不断追求卓越。
马天坤凭借优异成绩,2019年至2024年连续获得中央音乐学院樊建勤纪念奖学金。更值得一提,他于2023年12月在16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十八届法国巴黎Animato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夺冠这项旨在扶持年轻钢琴家职业生涯的大赛,马天坤从此在国际舞台风生水起。接下来,2024年6月获得葡萄牙桑塔·塞西利亚(Santa Cecilia)国际钢琴比赛特别奖。
他的演奏风格深具内涵与表现力。他不仅注重技术的完美呈现,更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上有着极高的天赋。他对作品的诠释总是能够精准捕捉其内在的情感波动,使每一场音乐会都充满独特的艺术气质。无论是对古典作品的演绎,还是对现代音乐的探索,他都能从中发掘出深刻的音乐意蕴,将音乐的精神与听众的心灵紧密连接。
黄亚蒙 导赏嘉宾
钢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黄亚蒙出生于中国昆明的一个艺术家庭,祖父为中国著名的金石书画家,父亲是作曲家。黄亚蒙幼年曾随叶俊松先生学琴,后经著名钢琴教育家、演奏家周广仁先生推荐,十岁时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先后受教于樊建勤教授、潘一鸣教授;1991年进入李其芳教授班,1995年被免试保送中央音乐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后留校任教至今,专注致力于中国青少年钢琴的教育和培养工作。
1991年,年仅十八岁的黄亚蒙即在国际乐坛崭露头角,在当年的第三十七届西班牙巴塞罗那玛丽亚-卡纳尔斯(Maria Canals)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荣获第二名。在中央音乐学院求学和任教期间,黄亚蒙亦逐渐成为中国乐坛令人瞩目的演奏家,1997年她曾与法国著名小提琴大师热拉尔-布莱 (Gerald Poulet) 在北京合作奏鸣曲音乐会;1998年,在北京举行的"紫禁城音乐节"中她与蜚声国际的世界知名演奏家们合作,演奏了法国当代音乐大师梅西安著名的《末日四重奏》,引起巨大反响。
黄亚蒙跟随恩师李其芳先生习琴十载,因李其芳先生早年留学波兰之影响,黄亚蒙在肖邦作品的演绎中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她曾应波兰肖邦协会的邀请参加了在波兰华沙举办的第三届肖邦国际音乐节,在华沙的Ostrogske城堡、及肖邦的出生地Zelazowa Wola 举行了独奏音乐会,并在国内多次举办肖邦作品专场音乐会。
2003年至2006年,作为德国对外交流中心(DAAD)的奖学金获得者,黄亚蒙专赴德国柏林Hanns Eisler音乐学院,随Klaus Baessler教授进修德奥音乐文献。她在德奥作品的演奏中颇具建树,由于对作品文化背景的深刻研究和对演奏技法的独到理解,使其演奏蕴含了鲜明饱满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自学生时代起,黄亚蒙就积极投身于中国钢琴音乐与世界乐坛的交流演出和学术研究活动,在中学时就曾入选前苏联钢琴家克拉芙琴柯的专家班,先后得到阿什肯那齐(Ashkenazy)、巴杜拉-斯科达(Badula Skoda)等大师的亲授和指点;并在中央音乐学院求学期间代表中国青年钢琴家参加了在日本别府举办的第一届玛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国际音乐节。同时作为一位室内乐演奏家,与吕思清、李传韵、陆威、王健、Donald Mclnnes,Gerald Poulet 等音乐家都有成功合作,并积极介绍中国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其中包括龚晓婷的《淡彩五帧》、《望舒诗选-即兴曲六首》的首演及向民的《钢琴即兴曲》等。任教后,黄亚蒙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多地举办大师班和讲学活动,包括西班牙Torrelodones 国际钢琴音乐节、菲律宾的Opusfest国际音乐节、加拿大的Alberta大学、中国国家大剧院、深圳大剧院等。她的学生也在国内外比赛中屡屡获奖。
2016年,黄亚蒙在维也纳Kaisersaal,北京中间剧场,厦门,太原等地展开独奏会系列演出。2017年6月,黄亚蒙与95岁高龄的传奇小提琴家Ivry Gitlis在中央音乐学院合作了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与Gitlis的默契配合,在业界获得一片赞誉!2017年,再次受邀维也纳New Cosmos音乐节,在维也纳Haydn-saal成功举办了独奏会。10月,受美国波士顿大学及美国李斯特协会的邀请,在波士顿和纽约成功举办了独奏音乐会。自2018年,黄亚蒙每年受邀担任瑞士Stradivari国际音乐节的教授与比赛评委,同时也受邀担任奥地利维也纳国际青少年比赛的评委。
黄亚蒙的演奏风格庄重内敛。在很多大型作品的诠释中,作为女性演奏家的黄亚蒙展现出了极为成熟的驾驭力,由内在的大结构观为支撑并表现出的细腻的热情,成就出了宏伟与纤巧并存的听觉空间,其代表作包括贝多芬奏鸣曲作品111号、勃拉姆斯第三钢琴奏鸣曲和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等。
黄亚蒙的专辑《贝多芬“迪亚贝里钢琴变奏曲”》,获中央音乐学院优秀教师音像制作与出版项目资助出版,由德国慕尼黑NIGHTBERRY Media Art Nightfrog艺术媒介公司出版发行。2022年黄亚蒙与大提琴演奏家马雯教授出版发行了《贝多芬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