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国剧经典,余韵绕梁
《秦香莲》是部家喻户晓的京剧经典剧目。据记载此剧原始版本是梆子戏《明公断》,后由北京京剧团王雁移植整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谭富英、裘盛戎主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至今依然传唱不衰。
剧情简介:
陈世美别家进京赴科,得中状元并招为驸马。其原配发妻秦香莲葬埋公婆后携子女京城寻夫,陈非但不认,反遣家将韩琪追而杀之。韩晓始末不忍助虐,竟而自刎。秦在相国王延龄相助下,至开封府向包拯诉冤。包拯计邀陈世美至衙良言归劝。陈自恃身为皇亲国戚不纳忠告反耍蛮横。包拯秉公执法怒欲铡之,虽有国太、皇姑纠缠,亦未纵容,终将陈正法。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简介: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创建于1984年,自组建伊始,就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更给予了深切的关怀和具体的扶持。他明确地提出了“先继承后发展”的办团指导方针,继而在“抓青年、促中年、充分发挥老一辈艺术家传帮带作用”的思路下倡导并组织实施了“百日集训”。青年人才在循序渐进中逐年提高、日渐成熟,不少人已经成长为受人瞩目的京剧名家。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也成为实力雄厚、行当齐全、剧目丰富、流派纷呈的京剧劲旅。迄今为止,剧团拥有30余位国家一级演员和一级演奏员,形成了一支人才荟萃,交相辉映的群体。他(她)们曾分获或兼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戏剧二度梅”、“文华奖”、中国戏剧“梅兰芳金奖”、中国京剧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和“京剧艺术之星”等称号。 在历年的全国重大戏曲演出或赛事中,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多次获得集体和个人奖励。在1995、1998、2001、2004、2008和2011年分别举行的一至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青年京剧团上演李瑞环同志整理改编的剧目《秦香莲》、《西厢记》、《金 断 雷》、《楚宫恨》、《韩玉娘》《刘兰芝》分别获得“示范演出奖”、“优秀保留剧目创新奖”、“荣誉改编奖”、“特别荣誉改编奖”,大型交响京剧《郑和下西洋》荣获“新编历史戏一等奖”,新编历史剧《无旨钦差》获一等奖。《锦袍情》、《曹操父子》、《岳云》等剧目,也先后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青年剧目奖”和“文华剧目奖”。2014年新编历史剧《钦差林则徐》、新编京剧《墙头马上》分别参加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和展演,《钦差林则徐》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2005年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被评为“国家重点京剧院团”。 三十年间,剧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并先后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秘鲁、阿根廷、墨西哥、古巴、智利、巴西、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津巴布韦、塞舌尔等国家访问演出。所到之处均引起轰动,被媒体誉为“中国京剧之劲旅”。
演员简介:
赵秀君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 国家一级演员
毕业于天津市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工青衣,艺宗张(君秋)派。先向李近秋、张学华及蔡英莲等老师学艺,后拜著名京剧大师张君秋为师,得其亲授。她嗓音宽亮、音质优美,能掌握张派行腔委婉细腻的技巧,扮相端庄秀丽,台风高雅。擅演剧目有《秦香莲》、《韩玉娘》、《楚宫恨》、《四郎探母》、《状元媒》、《刘兰芝》、《西厢记》、《金山寺·断桥·雷峰塔》等。为拓宽自己的戏路又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为师。曾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最佳表演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1996年被推选为第二届“中国京剧之星”。
孟广禄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 国家一级演员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工铜锤花脸。先后拜裘(盛戎)派传人钳韵宏、方荣翔和王正屏为师,又得李荣威、夏韵龙、李长春等多位名家指点。后拜欧阳中石为师,习书法。他嗓音高亢、气力充沛、行腔委婉、韵味醇厚,颇具其师方荣翔之神韵。代表剧目有《铡美案》《锁五龙》《铡判官》《遇皇后·打龙袍》《坐寨·盗马》《姚期》《钦差林则徐》等。曾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戏剧二度梅”、三次荣获“文华表演奖”,“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演员奖”“梅兰芳金奖”“中国金唱片金奖”,并被推荐为首届“中国京剧之星”。其主演的新编大型交响京剧《郑和下西洋》荣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并凭借该剧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表演金奖。其主演的新编历史剧《钦差林则徐》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
张 克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 国家一级演员
毕业于天津市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工须生,从艺于曹世嘉、苏承龙等老师,后拜程正泰、谭元寿、马长礼和丁存坤为师,艺宗杨(宝森)派。他扮相清秀,嗓音甜润,台风儒雅,气质脱俗。演唱韵味醇厚,寓情于声,朴拙典雅,不尚雕饰,颇具杨派神韵。代表剧目有《杨家将》《失·空·斩》《伍子胥》《击鼓骂曹》《洪羊洞》《法场换子》《红鬃烈马》和《四郎探母》等。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演员奖”、“中国金唱片奖”、上海“白玉兰”主角奖、并在2004年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以《楚宫恨》一剧荣获“优秀表演奖”,2005年获美国美华艺术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马连生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 国家一级演员
毕业于天津市戏曲学校,工老生,拜马长礼、谭元寿为师,他嗓音高亢,扮相儒雅,在《秦香莲》、《楚宫恨》、《龙凤呈祥》、《状元媒》、《四郎探母》、《朱痕记》等剧中均有尚佳的表演。
演职员表:
秦香莲 — 赵秀君 饰(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
包 拯 — 孟广禄 饰(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花奖获得者)
王延龄 — 张 克 饰(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
陈世美 — 马连生 饰(国家一级演员)
国 太 — 孙丽英 饰(国家一级演员)
韩 琪 — 李秀成 饰(国家一级演员)
皇 姑 — 刘轶杰 饰(国家一级演员)
张三阳 — 刘树军 饰(国家一级演员)
门 官 — 刘俊杰 饰(国家二级演员)
司 鼓:崔 洪(国家一级演奏员)
操 琴:朱建中(国家一级演奏员)
王 悦(国家一级演奏员)
何 健(优秀青年琴师)
京二胡:孙文庆(国家一级演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