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米2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大师巡礼系列 ——纪念贝多芬逝世190周年北京交响乐团乐季特别音乐会
演奏:北京交响乐团
指挥:谭利华
钢琴:吴纯
音乐总监、首席指挥:谭利华
谭利华,当今活跃在国际和中国乐坛上最重要的指挥家。谭利华的指挥风格优雅流畅,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感人的艺术魅力。作为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指挥家,谭利华曾应邀指挥了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等世界一流乐团,并与美国、德国、英国、捷克、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加拿大、瑞士、以色列、西班牙、澳大利亚、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拿马等三十多个国外著名的交响乐团有过成功的合作。与谭利华合作的大师包括:拉扎尔·贝尔曼、弗拉第米尔·奥弗奇尼科夫、让·伊夫·蒂博戴、弗兰茨·尤斯图斯、郎朗、劳埃德·韦伯以及宓多里等。
谭利华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团长和首席指挥。
谭利华16岁起开始指挥生涯。197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中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黄晓同教授。随后,他跟随指挥大师李德伦继续研习指挥技艺并担任其助理。1982年至1991年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1991年至1995年任中国中央交响乐团主要指挥。2000年—2001年音乐季,谭利华担任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作为中国最活跃指挥家之一,谭利华还经常指挥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中国主要乐团合作,参加国内最重要的音乐节、比赛和演出音乐会。
谭利华所涉猎的曲目包括古典、浪漫以及近现代不同时期的大量经典中外交响乐作品。其中,谭利华尤为擅长指挥西方浪漫派后期和中国当代新创作品。谭利华在中国指挥和首演了许多中外著名作曲家的经典交响乐作品和当代作品。这些作品包括:雷斯庇基《罗马的松树》交响诗、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德沃夏克的大部分交响乐作品以及其他当代外国重要作品在北京的首演。作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热心倡导者和支持者,谭利华执棒过百余部中国作曲家的新作品的首演。2012年,谭利华指挥了中国作曲家王西麟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中国北京的首演,委约和指挥演出了中国作曲家郭文景为2012伦敦奥运会而作的交响序曲《莲花》在中国和伦敦的首演,2013年,中国当代三位作曲家叶小刚、周龙和王西麟再次获得谭利华新创作品委约。
钢琴:吴纯
吴纯,1982年出生于中国武汉。获得了“三博士”学位的中国钢琴家。享有德国政府颁发的艺术家身份。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研究院钢琴系高级讲师、荣誉副教授。日本九洲艺术家协会VIP。吴纯幼年启蒙于武汉音乐学院原钢琴系主任陈婉教授,曾多次获得国内钢琴比赛第一名。1998年,吴纯考入乌克兰国立敖德萨音乐研究院钢琴系深造,师从卡琳娜·波波娃教授,于2003年获得演奏及音乐理论硕士。
2004年考入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与媒体学院Solo Klass演奏家大师班,跟随世界著名钢琴泰斗弗拉基米尔·克莱涅夫教授(Vladimir Krainev)攻读钢琴演奏博士学位。
2007年在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研究院获得钢琴表演艺术博士和音乐艺术学两项博士学位。2011年以最优异的成绩获得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与媒体学院演奏家博士学位。
从1999年起吴纯博士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如:
——2000年克莱涅夫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
——2001年普罗科菲耶夫国际钢琴比赛金奖
——2001年霍洛维茨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
——2001年吉列尔斯国际钢琴比赛金奖
——2002年李森科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
——2008年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第四名
——2008年意大利布雷西亚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
——2003年受邀担任李赫特国际钢琴比赛评委
曾连续3年被乌克兰教育部评委最优秀留学生并获得终身绿卡。 应邀在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乌克 兰、波兰、土耳其、奥地利、捷克、匈牙利、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等国的音乐厅、专业院校举办钢琴独演、协奏、重奏及室内乐音乐会。吴纯博士合作过的指挥家有:巴伦博伊姆(Barenboim),费多谢耶夫(V. Fedoseev),米科拉·加久拉(Mikola Diadiura),弗拉基米尔·席连科(Vladimir Sirenko),霍巴特·厄尔(Hobart Earle),卡罗.古里尼Carlo Maria Giulini),大植英次(Eiji Oue)等。
吴纯博士合作过的交响乐团有:俄罗斯皇家爱乐乐团,乌克兰国立爱乐乐团,敖德萨交响乐团,意大利米兰爱乐乐团,意大利布雷西亚交响乐团,捷克布拉格皇家爱乐乐团,德国汉诺威交响乐团,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交响乐团,匈牙利布达佩斯交响乐团,德国柏林青年交响乐团等。
吴纯博士精通三国语言,其特殊的成长经历,以报告文学《为梦痴狂》、《每天收获一点点》出版发行。
北京交响乐团简介:
享有中国“首都的明珠乐团”美誉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37年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以及全体音乐家对音乐无比执着的热情和真诚奉献,实现了乐团艺术水准的持续性稳步提升,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上世纪90年代,北京交响乐团在现任音乐总监谭利华的领导下,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乐团按照国际标准统筹音乐季和策划年度演出,进入了职业化的轨道。北京交响乐团已经连续十几年推出音乐季,每年演出90-100场音乐会。乐团以经典作品入手训练乐团,如今已经演出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和当代作品近千部,乐团频繁邀请世界著名指挥大师、演奏家和西方名团合作,扩宽曲库,全面提升乐团职业演奏水准。坐落在皇家园林中的中山公园音乐堂隶属于北京交响乐团。
如今,北京交响乐团的花名册上拥有了著名乐团和一流的音乐家:柏林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等;著名艺术大师包括指挥大师格纳迪·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叶甫根尼·斯维兰诺夫、克里斯朵夫·艾申巴赫、劳伦斯·福斯特、托马斯·桑德琳、安德鲁·戴维斯、莱夫·希尔格斯坦;钢琴大师拉扎尔·贝尔曼、弗兰茨·尤斯图斯、让,·伊夫·蒂博戴、齐蒙·巴托、郎朗;小提琴大师瓦吉姆·列宾、宓多里、林昭亮、克里斯多夫·巴拉蒂、谢尔盖·克雷诺夫;大提琴大师劳埃德·韦伯、克罗娜·卡雷尼;中提琴大师尤里·巴什梅特;小号演奏家加伯·波多茨基;歌唱家何塞·卡雷拉斯、詹妮弗·拉莫尔等。
广泛而深入的国际艺术交流,让北京交响乐团的职业水准大幅度提高。指挥大师艾申巴赫认为:“这是一支职业素养非常高的乐团。这个乐团极高的音乐领悟能力和演奏状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十几年来,北京交响乐团创下了国内许多乐团难以企及的傲人佳绩:北京交响乐团2001年启动建团以来的首次国际商业巡演,这也是第一家中国交响乐团启动国际商业巡演模式。迄今为止,北京交响乐团已经连续9年进行国际商演,乐团从关注欧洲古典音乐故乡的观众口碑,到关注如何缩小与世界著名乐团的差距,直到现在努力打造与中国首都北京地位相称的世界名团。
在创作方面,北京交响乐团力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北京交响乐团策划、参与、委约和首演了国内大部分的中国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品,首演作品近200部。自2007年起,北京交响乐团与有百年历史的世界著名唱片品牌EMI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了乐团录制的八张唱片,这是EMI首次与中国的指挥家和交响乐团合作录制唱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捷克、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举办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3年七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盛顿邮报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工厂、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普及的层面从基层学校的饭堂、礼堂、工厂社区乃至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的歌剧院和音乐厅等。2014年更是将音乐季首场开幕音乐会安排在校园举行。
2013年,随着北京交响乐团与EMI唱片合作的第八张唱片的出版,北京交响乐团正在以昂扬的状态和饱满的激情,奏响更加辉煌的艺术篇章。
曲目单:
1. 科里奥兰序曲 OP.62
2. 降E大调第五号钢琴协奏曲 作品73 “皇帝”
Piano concerto No.5 in E flat Op.73 'Emperor'
I. 快板 Allegro
II. 稍快的柔板 Adagio un poco mosso
III. 回旋曲:快板 Rondo: Allegro
中场休息
Intermission
3. A大调第七号交响曲 作品92
Symphony No.7 in A Op.92
I. 稍稍绵延地—活泼的 Poco sostenuto-Vivace
II. 小快板 Allegretto
III. 急板 Presto
IV. 活泼的快板 Allegro con br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