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长征组歌》交响合唱音乐会

分享到:0
  • 2016-09-18(周日)19:30

  • 此场演出不售票
  • 新清华学堂
  • 结束

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简介

满天星2.jpg

2012年初春,在李岚清同志的亲自关怀支持下,一支由六位部长组成的室内乐团——“爱乐之友干部小乐队”开始了他们的爱乐之旅,不久就在北京音乐厅首演。在此基础上,随后组建了以全国十六个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百多位各界精英为成员的“三高(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干部、高级军官)爱乐之友业余交响乐团”,这就是“满天星”的前身。

岚清为乐团题词.jpg

"聚是一团火”。2012年底,“三高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两场音乐会.“散时满天星”。2013年初,以京、津、沪、陕等地的原“三高”团员为骨干,新增数名教授、将军、干部,正式组建了“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

这些成功人士一生热爱音乐,在本专业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一直坚持业余练习,水准已经达到或接近专业演奏水平。他们本着习近平总书记“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的讲话精神,用多种演出形式,演出中外名曲和自创作品,并且在现场向观众讲述“音乐点亮人生”的动人故事,介绍音乐给自己带来人生的感悟、受到的激励和取得的成功,引发了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热烈共鸣。

乐团以“爱乐、博雅、至诚、奉献”为团训,以生动的音乐示范和高尚的公益追求,推动高雅音乐走入大众,已先后到过中央党校、清华、人大、复旦、浙大、延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受到普遍欢迎,演出效果之强烈,是其他专业或业余演出团体难以达到的。

目前,乐团管理、业务机构健全,已经排练出古典交响乐作品、中国交响乐作品和乐团自创交响乐作品近百首。

指挥:王琳琳

指挥王琳琳.jpg

作为当代中国乐坛重要的青年指挥家,王琳琳从2004年开始他的职业生涯至今一直活跃在国内外重要的音乐舞台上。在2011—2014的近几个演出季节中,王琳琳将与包括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内的多家中国著名职业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类型多样的交响乐作品。

王琳琳生于北京,自幼学习音乐并显露出与众不同的音乐才华。1999年,王琳琳从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韩中杰教授与著名指挥教育家徐新教授。因成绩优异,2004年王琳琳被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保送研究生继续深造指挥艺术,并同时开始担任中国著名指挥家李心草先生的助理指挥。研究生阶段,王琳琳被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聘为助理指挥及合唱团艺术指导,从而奠定了事业的重要基础。

作为具有广泛艺术经验的指挥家,王琳琳成功的指挥过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及合唱团,中央歌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国青年民族乐团,以及贵阳交响乐团,山东交响乐团,厦门交响乐团,昆明交响乐团,湖北交响乐团等中国优秀乐团。被中国权威音乐评论称为“极富才气的”“显示很强控制力的优秀指挥”。 王琳琳曾多次和中国的优秀作曲家合作,指挥演奏了大量的新作品,其中不乏首演,并有多张 CD、DVD等音像制品出版发行。他多次以指挥身份受到了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中韩现代音乐节的邀请指挥新作品音乐会。以指挥身份,王琳琳出访过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奥地利、捷克以及港澳地区。

王琳琳的指挥范围不仅在交响乐领域,作为优秀的合唱指挥,王琳琳与中国几乎所有的职业合唱团体有过愉快的合作。曲目涉及了包括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当代大量的交响合唱作品与室内合唱作品。作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的首席常任指挥与北京巴罗克室内合唱团的艺术指导,王琳琳经常为国内外听众奉献精美的合唱音乐会。

作为卓有成效的歌剧指挥,多年来,王琳琳成功的指挥过《女人心》、《弄臣》、《波希米亚人》等西方著名歌剧以及中国歌剧《原野》、《狂人日记》、《夜宴》。2005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建院55周年庆典上,王琳琳与多位著名艺术家合作,指挥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成功了推出了威尔第《茶花女》,受到高度赞誉。

近年来,王琳琳在繁忙的舞台演出之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现担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常任客座教授。并且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交响乐团的发展做出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贡献。

近年来,王琳琳在繁忙的舞台演出之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现担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常任客座教授。并且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交响乐团的发展做出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贡献。

军星爱乐合唱团简介

军星.jpg

军星爱乐合唱团是一支以现役军人、退转军人中声乐爱好者为主体组建的群众性业余合唱团体。成立于2010年5月,现有团员70余人。合唱团成立以来坚持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追求高水平的合唱艺术,在多位著名指挥家和专业声乐老师的指导下,坚持一周两次业余时间排练。通过严格声乐培训、合唱训练,深入部队、企业、社区开展各种演出与交流活动,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国家大剧院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博学众长,使团队的合唱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五年多来我们排练和积累了数十首中外合唱作品,每年完成各类演出任务十多场。 2013、2015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两次专场合唱音乐会。近几年我团在多项比赛中获得殊荣。2013、2014年连续两届在北京景山合唱节获银奖,2016年获景山合唱节金奖第一名。2014年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获老年组银奖;参加第五届北京市老年合唱大赛获金奖。2015年北京合唱节比赛获成年组银奖;参加中国合唱协会主办的“京华之声”合唱比赛获二等奖。2014、2015年两次参加海淀区选拔优秀合唱团队比赛均获金奖。2016年8月参加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合唱节获女声组三等奖。

担任我团指挥的是赵登安先生,高欢女士

担任钢琴伴奏的是张阳。

清华大学合唱团简介

清华大学教师合唱团1.jpg

清华大学教师合唱团成立于1984年,由校工会领导。成员来自学校各院系、部处的教职员工。该团的演出注重情感表达与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力求合唱音响的平衡与声部层次的清晰体现,追求合唱文化的创新与合唱新作品的不断完善。作为大学教师合唱团,在丰富校园文化和普及高雅艺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老师们坚持每周排练,除参加迎新、毕业、校庆、文艺汇演、新年联欢等演出外,还多次代表学校教职工参加北京市比赛和中央电视台演出,曾获得金奖、一等奖等荣誉。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长征组歌》交响合唱音乐会曲目单

管弦乐

【红旗颂】

作曲:吕其明

演奏: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

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春应“上海之春”开幕式之邀,创作了单乐章管弦乐合奏曲《红旗颂》并首演成功。作品慷慨激昂,威武雄壮,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创建共和国的英雄们的缅怀与崇敬。

管弦乐

【明月三章】

编曲:王丹红

演奏: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

《明月三章》是取材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三首描写月亮的歌曲而编写的一

首交响乐曲,表达了人们对爱情、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美的感受。

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奏

【我的祖国】

作曲:刘炽( 1921 -1998 )

演奏:叶志明、叶小文

《我的祖国》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歌曲唱出了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乐曲前一部分以抒情的形式,展现出一种波涌而来的思乡之情,使人仿佛看到祖国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美丽景色。后一部分唱出了“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激情澎湃,气势磅礴。

小提琴齐奏

【新春乐】

作曲:茅沅 (1926- )

演奏: 梁浩、陈燕民、马晓娟等

《新春乐》的主题取自河北民歌《卖饺子》,有别于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汲取了江南民间音乐明朗的音调素材。虽同样采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调为素材,但在钢琴伴奏下的主奏小提琴奏出轻快活泼的跳弓,犹如清新脱俗的春风,能不动声色地浸润你的心扉,洋溢着欢庆喜悦的春天气息。

管弦乐

大型声乐套曲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告别

二、突破封锁线

三、遵义会议放光辉

四、四渡赤水出奇兵

五、飞越大渡河

六、过雪山草地

七、到吴起镇

八、祝捷

九、报喜

十、大会师

作词:肖华

作曲:晨耕(1923 - )、生茂(1928-2007)、唐诃(1923-2013)、遇秋(1929- )

演奏: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

《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练的歌词、清新优美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讴歌了红军历尽艰险、终获胜利的革命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因此,《长征组歌》40年来演出千余场,历演不衰,成为中国合唱史上的精品,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