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天踏地,匠心匠魂”——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样式雷》

分享到:0
  • 2016-05-08(周日)19:30
  • 10/20【/40/60/100元】
    【前四排为40元学生特惠区】
  • 2016-04-16(周六)9:00
  • 新清华学堂
  • 结束
  • 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内

剧目介绍:

这是一个执掌清朝皇家建筑工程的“神秘家族”,跨越 260 年创造出了无数荣耀与辉煌;这是一群才华横溢的能工巧匠,用几代人的勤劳智慧将北京变成了北京城,这就是传奇建筑世家——样式雷,一个曾设计修建了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宫殿苑囿、庙宇府邸,为世人所推崇的匠人世家。国家大剧院经过四年精心筹备酝酿,将首次把这个家族的传奇故事搬上话剧舞台。《样式雷》从人与建筑的关系入手,用浓郁的京韵与京味儿,讲述清朝末年,雷思起与雷廷昌父子一段“三山五园中的家国恨、断壁残垣中的赤子情”。将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特有的制式、精神和骨气立于舞台之上。原创话剧《样式雷》集结了强势的主创团队和实力的主演阵容。编剧黄维若、导演曹其敬和舞美设计高广健等国内一流的主创团队将成为该剧“奠基石”,给这部作品带来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保障。彭国斌、冯恩鹤、蒋小涵、程莉莎、杨淇等话剧舞台上的实力演员组成该剧的“顶梁柱”,并特别邀请评书艺术家连丽如登台串讲,用一种纯粹中国的艺术样式讲一个纯粹中国的故事。获评为 2015 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样式雷》,也将以更加精湛的舞台呈现再次与观众见面。

14雷廷昌冒死进谏.jpg

1000 (109).jpg

剧情简介:

清同治十二年,慈禧太后下令重修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其工程设计及建造任务,落在了内务府样式房掌案雷思起、雷廷昌父子身上。雷氏一门七代人,从康熙年起即为清宫建筑总设计师,被人誉称“样式雷”。样式雷父子受命后即积极投入到重建工作中,想借此恢复先人巨制,重光雷氏家族。而当时山河破碎,民生凋敝。清廷为重修工程向百姓强征重税苛捐,年轻的雷廷昌亲眼见到因此带来的民不聊生以及自己的恋人在父亲被抓后,走投无路,要卖身救父的可怜情景。同时内务府贪官及骗子李光昭等串通一气,要从雷廷昌身上蒙骗买木材的工程款项。雷廷昌终于领悟到此时的重修工程,无异于国家与老百姓的灾难,于是冒死向慈禧说出了这一切。慈禧权衡再三,又基于朝廷内部尖锐的政治斗争,最终取消了这次重建工程。雷廷昌实际也切断了家族重修圆明园的夙愿。雷思起由坚决反对儿子的举动,到被迫接受了这一事实,内心无限悲凉。带儿子、儿媳到圆明园废墟祭拜祖宗,诉说自己的悲苦,期盼有一天,国家强大而天下太平,要重修三山五园。

13雷氏父子被传讯.jpg

名词解释--“样式雷”

“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清朝宫廷建筑世家“样式雷”

“样式雷”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世家,是清代二百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承办内廷工程的一个雷氏建筑世家的誉称。从康熙年间雷氏家族雷发达之子雷金玉担任钦工处样式房掌案起,到民国三年雷献彩完成光绪崇陵的设计止,雷氏家族先后七代工匠供职并执掌样式房。他们是著名的皇家建筑师,在康熙中期至民国初年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为清朝历代皇帝设计修建了大量皇家建筑,并因长期执掌“样式房”而得名,称之为“样式雷”。雷氏家族的建筑创作涵盖宫殿、 园苑、 坛庙、陵寝、行宫等皇家建筑,以及庆典点景、室内装饰、皇家舟舆等。他们主持设计建造的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圆明园、 香山静明园、 玉泉山静宜园、 三海 (北海、中南海)、南苑、恭王府等一大批建筑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上述人们所熟知的宫殿、园林、坛庙、陵寝等,雷氏家族也承建了大量的衙署、王府、私宅、私人坟茔以及御道、河堤……几乎一座城市,都留存了样式雷家族的身影;此外盛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清关外三陵和东陵、西陵等等誉满中外的著名皇家建筑,也都遍及了他们的足迹。作为我国古代科技史、建筑史上的杰出代表,“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是对这个清代建筑世家最为崇高的赞誉。

名词解释--“样式雷”图档

清代宫廷的建筑秘档——“样式雷”图档。不仅仅是建筑,雷氏建筑世家还留下了不计其数、极为珍贵的建筑史料,统称为“样式雷图档”或“样式雷建筑图档”。样式雷家族的职业活动与传世图档,是清代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即工官制度的产物。康熙朝以来营造商业化发展,官式建筑日臻标准化,大木作形成高度模数化的体系,雇工制度取代了以往的匠役制度;雍正朝颁布了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范工料做法,以利经济核算。皇家建筑转为工官督理,招商承包,管理十分缜密,形成了浩繁的图档。样式雷图档内容繁杂、门类丰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各时期、各工程、各阶段的画样(即设计图)、烫样(即模型),此外还有近似于设计说明的 《工程做法》 , 以及 《销算黄册》 《工程备要》、随工日记等。样式雷建筑图档涉及清代皇家建筑规划选址、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各阶段、多方面的详细情况,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达到最后一个高峰时期的全面成就,对清代历史、古代科技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建筑史(包括图学史,建筑设计思想、理论和方法,施工技术和管理制度等),以及相关文物建筑保护和研究,均具有重大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资料。“样式雷”图档于 2003 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7 年 8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荣登《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举世公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词解释--烫样

烫样即模型制作, 是各项建筑设计的关键步骤, 例须恭呈御览钦准后才能據以绘制施工设计图、编制 《工程做法》 即设计说明, 及核算工程钱糧。 烫样几乎纯为观览, 通常包括全分样、 个样和细样。全分样用来表达建筑组群布局及空间形象;个样展示重要单体建筑自外到内的形制及其主要构造层次,可逐层开揭观览;细样主要表现局部性的陈设装修。烫样多以草板纸、油蜡、水胶、木料、秫秸及沥粉等制作。木料和秫秸用作大木构架,沥粉用作瓦垄等,其余多用纸板和油蜡、水胶粘制,表面均按实物质地色彩细致绘饰。烫样都按比例制作,如五分样、寸样、二寸样、四寸样至五寸样等,即兴建筑尺寸比例分别为 1/200、1/100、1/50、1/25 至 1/20 等。

名词解释--三山五园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样式雷”各代传人施展建筑创作才华的重要舞台。三山指玉泉山、香山、万寿山,五园指畅春国、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和清漪园。 1860年之后, 五园相继被列强所毁,唯清漪园在光绪年间重建为颐和园。

编剧的话

中国古代建筑是最完整的美学与技术结合体。中国古代建筑匠师是无比智慧而能干的人群。他们所创造出来的楼台亭阁屋宇殿堂宫阙园林,是天地间的一种美丽,是博大而严谨的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之一。谨通过此剧的创作,向这些建筑与建筑者们致敬。     ——黄维若

HJ4A6563.jpg

导演的话

北京,乃首善之区。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万六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了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随便拣出一项,就是价值无比的文化宝物。今天,要翻一翻老北京的家底,给大家说说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功臣——样式雷家族。我们想用一种纯粹中国的样式讲述一个纯粹中国的故事。北京,我为你骄傲!——曹其敬

演职人员:

编剧:黄维若

导演:曹其敬

舞美设计:高广健

灯光设计:胡耀辉

服装设计:莫小敏

多媒体设计:丰江舟、张琳

主演:刘辉、薛天智、王文杰、杨淇、张硕

4A2A1922.jpg

1000 (128).jpg

HJ4A6550.jpg

 

活动易购票链接:http://e.mosh.cn/36338 或扫描二维码购票:

二维码.png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