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悬疑话剧《山居》

分享到:0
  • 2016-05-12/13/14 (周四/五/六)19:30
  • 【40/60/100/】200/VIP280元
    【前三排为40元学生特惠区】
  • 2016-04-10(周日)9:00
  • 蒙民伟音乐厅
  • 结束
  • 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本剧为悬疑话剧,适合18岁以上成人观看

让文青和极客爱恨交加的烧脑神剧,玩转剧场叙事极致,乌镇戏剧节、两岸小剧场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口碑爆棚之作。

首次走进校园,挑战各方学霸之脑洞 ---- “你需要几遍看懂?”

据说30%的人看了三遍才懂,30%的人看了两遍才懂,5%的人看了一遍就懂,25%的人最后还似懂非懂,10%的人没看懂过。

这 ......

到底是坨什么鬼?

这是部要全面动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第六感才能抓住真相的悬疑话剧。

这是新锐剧场鬼才庄一酷炫之作,有着谜之文艺腔,妖娆的脑回路,活久见的恶趣味,还相当厚脸皮,获观众封为“希区柯克式《低俗小说》版《色戒》”竟敢欣然接受,甘之如饴。

惊悚悬疑 +荒诞诙谐 +浪漫甜美,奇妙融合。

悬疑?爱情?幽默?一个故事可以有几种讲法?

到底什么是虚构的?什么才是真实的?

虚构出来的可以成真,而一向以为是真的也可能只是虚构的。

悬疑之艺术,艺术之悬疑。

 

剧情简介:

1940年,孤岛时期的上海谍影重重,日伪势力极其猖狂,国民政府派出的特工却也无孔不入,暗杀事件频发。正是秋天的傍晚,法租界霞飞路上一处高级公寓里,美女作家关兰心接待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一位是“东方魔女”川岛芳子,一位是汪伪76号特工总部头子李士群,他们在等一个人的到来。

70年后,又一个秋天,国际文学盛事在莫伽山举行,幽默小说家A偕其夫人悬疑小说家B同来赴会,遇到了当红的文艺爱情作家C。当夜,皆难成眠的三人玩起来了故事接龙,现实和虚构的界限开始模糊......

从1940年谍影重重的孤岛上海到2010年曲觞流水的莫伽山,《山居》上下二则看似毫不相干,可到底有着什么神秘的关联?虚虚实实,疑幻似真,每看一次,都会推翻上一次的解读。

OCTI4681.jpg

OCTI5028.jpg

 

编剧/导演:庄一 

中英双语创作的新锐剧作家、词曲作者、演员、诗人。戏痞士剧团艺术总监。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文学与汉学双学士,世界顶尖戏剧学院英国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Royal 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音乐剧表演硕士,剑桥大学现代欧洲史硕士。剧本创作领域横跨英文音乐剧和中文传统戏曲,在新新人类的酷炫狂拽与古典的端凝厚重间游刃有余。主要作品有上海沪剧院历史大戏《邓世昌》、自编自导作品《山居》、大型话剧《甄嬛传》(编剧兼武打设计)、舞剧《青衣》(戏剧构作)、音乐剧《一千个春天》(剧本、作词)、国家话剧院舞台剧《战马》(歌词汉化)、跨界音乐会戏剧《汤莎音乐传奇》(编剧、导演)等。2016年即将上演作品有音乐剧《喜地的牙》(剧本、作词)、歌剧《林徽因》(剧本、作词)等。作曲方面曾师从台湾爵士教育家蔡佩志,意大利爵士钢琴家Gianni Boscarino,知名英国流行乐制作人Mike King,风格融汇流行、民谣、爵士、节奏蓝调、摇滚和古典。主演过英文音乐剧《点点隔世情》(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及英文独立电影长片《莉莉是我的朋友》(Lily Moore is My Friend)等。

OCTI4402.jpg

 

导演的话:

《山居》缘起于 2014年的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他們的題目是用一个乐器,一顶帽子,一扇看不見的門,围绕“化”这个主題进行创作。當時闲人一个,在报名截止日期前三天才临時起意,决定参加竞演,当晚召集了剧团的伙伴们天馬行空,讨论出各种故事,可总觉隔靴搔痒不夠酸爽,只得滾回家睡觉。中夜醒來,曾经的一个想法却忽然冒出來--如果剧本上相同的文字可以随着表演,变幻出几個截然不同的故事,岂不是蛮屌的?这刚好暗合“化”这个主题,而因为我是一条文学系出身的后現代走狗,游戏现实的虚构,正是吾家事。于是才有了几个作家在山中別墅玩接龙的故事。

乌镇上演后,反响还不错,亦荣幸获广艺基金会之邀,得以在 2015两岸小剧场艺术节北京首演,可新的烦恼又至:原來的剧本是针对乌镇青年竞演 40分钟的场地限制而创作的,现在要增到一出戏的正常长度,等于要凭空多出一倍內容。无论怎样在原创中增加情节只会徒然蛇足,思量再三,干脆另外创作一则似有关联的短篇,我一直想写日占時期上海的谍战,于是就趁此机会挾带私货进了这则。两则此呼彼合,形成一个有趣的结构,有点像视觉艺术中的拼贴,又有点像音乐里的变奏,至于两则间到底有什么关联,我心里当然有一个自己的答案,但說破了就不美了。

《山居》并没有表达甚么深刻思想(我也没甚么深刻思想),其实说的也只是每个人生命中都会遇到的“讲故事”这件事罢了。我近乎发狠地认为,戏剧就是戏剧,本身洋洋大观,自身有流淌的诗意,既非现实的附庸,也不是简单粗暴的思想形态之傀儡,更不能用来学会甚么狗屁道理。所以,其实,我创作的原则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感觉还蛮屌的”。而大家看完戏后,我和我的剧团伙伴最想听到的评论,也是这一句。

演出团队:

戏痞士剧团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剧团,剧团成员大都出自英国顶尖戏剧学院,在大中华区和欧美国家可以分别以中文和英文进行高水准的戏剧表演。在艺术总监庄一带领下,戏痞士致力于为亚洲戏剧带来与欧美同步甚至更加超前的新潮流,为欧美戏剧带去东方文化的特殊表达。有对既有戏剧传统的反叛精神,乃曰“痞”,又有对不朽经典的温情脉脉,乃曰“士”,老老实实做大逆不道的戏,正是戏痞士精神 

AT0P4796.jpg

演职人员:

编剧、导演:庄一

主演:陈奕静、罗熙、彭璐琦

舞美设计:王琛

舞台监督:金妮

灯光设计:刘冬冬

灯光助理:吴令杰

音响:付瑾

造型:尹玲

多媒体设计:唐妍

特邀配音:唐甜甜

海报设计:罗可一

技术:贾楠楠、苏新亮

剧评简版:

这是有一部聪明人写、聪明人导、聪明人演给聪明人看的好戏,融民国谍战、惊悚悬疑、黑色幽默、浪漫爱情于一体,是“大小舞台”认为本届2015两岸小剧场艺术节最好看的戏。--“大小舞台之间”(北京权威戏剧公众号)

全剧的表现方式,看似先锋,却是戏剧最传统的部分--留白,给足观众想象的空间。

--《第一财经日报》(台湾资深剧评人谢姗姗)

布局精巧,悬疑精当,步步有章法,人人有逆转。

--乌镇国际戏剧节评委会          

庄一的结构做得机智,我欣慰于年轻戏剧人开始有了结构剧本的能力,不仅限于情绪表达。

--田沁鑫(著名戏剧导演)

《山居》是一个不该剧透的戏,又是一个不怕剧透的戏。畅销书作家间的爱与敌意,无人不痴,有情皆孽。还好,我们只是观众,会烧脑,不会灰心。                                                                                                                                                                                              --史航(著名编剧)

庄一《山居》真的很好看,两个多小时里缜密地编织拉着观众一直跑。

--王亚彬(著名舞蹈家)

别开生面是很难的,庄一讲的两个故事有这种感觉。

--罗大军(著名编剧)

《山居》是部让人喜出望外的作品,不仅在剧本的精巧上满足了我对于脑力激荡的渴望,还展示了它在其它方面的威力:它近乎完美地融合了三种迥异的戏剧风格;演员们在反差巨大的角色间游走,营造了丰富的戏剧张力。

--朱晓佳(南方周末文化记者)

节奏聪明,只看一遍不过瘾。天气晚来秋,雨疏风骤。

---赵丹钰(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艺术编辑,独立撰稿人)

用逻辑推理架控立体空间,故事,音乐,人物给予血肉和浪漫情怀,不得了的一张画布,丰富而诙谐。  ---杜旸  (知名旅英服装设计师)

110多分钟的演绎,信息量巨大,情节跳跃,题材迥异,性格多远,编排烧脑,观众仿佛在品味五味杂陈的拼盘,品尝完之后意犹未尽。脑中仍然飘动着一个大大的问号和一个大大的叹号。

--王羿洲(北京观众)

 庄一给了观众一个多维空间,布局巧妙,好像舞台看不见的走廊里重叠了无数的门,分不清自己在哪两扇门之间被精密的设计了。演员的表演自然流畅,可以轻易被他们的节奏带入剧情,却不太轻易看透全剧的信息。时而悬疑,时而幽默,时而浪漫。即使不去想编剧的深意这也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剧!                                                                                                                                                                                       --朵朵安(北京观众)

 

放剧评后.jpg

活动易购票链接:http://e.mosh.cn/36362 或扫描二维码购票:

二维码.png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