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经典名剧《三滴血》

分享到:0
  • 2015-11-01(周日)19:30
  • 10/20/40/60/100元
    前四排为40元学生特惠区
  • 10月18日(周日)9:00
  • 新清华学堂
  • 结束
  • 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百年易俗社走进百年清华 秦腔文化艺术周

剧情简介

DSC_4133.jpg

       此剧系范紫东先生据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滴血认亲的故事编写而成。周仁瑞之弟周仁祥为独霸家产,否认侄儿周天佑。诉讼县衙,县令晋信书用滴血认亲之法判天佑非周仁瑞亲子。天佑胞弟李遇春为李三娘养子,与三娘之女李晚春缔结婚姻。恶少阮自用伪造婚书,欲逼晚春成婚。诉诸官,晋信书又以同法判遇春、晚春为亲兄妹,并将晚春判归阮自用。周仁瑞与天佑乳娘不服晋信书滴血判案之法,同往县衙质对。晋信书又以滴血认亲法判周仁祥之子牛娃亦非亲生。后天佑、遇春结拜投军,立功受封,提审晋信书,冤案始明,合家团聚。该剧塑造了一个封建官僚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批判了主观、教条的思想方法。

《三滴血》新版 (4).jpg

主创人员

出品人:雍涛

艺术总监:惠敏莉

编剧:范紫东

作曲:峥嵘

复排导演:王芷华  张保卫

执行导演:王群    同莎

配器、指挥:卢东升

舞美指导:陶隆

舞美设计:庞鹏  张朝辉

灯光设计:杨元利

《三滴血》新版 (6).jpg

演员表

贾莲香:惠敏莉

晋信书:李洪刚

周仁瑞:王宏义

王妈:韩利霞

李遇春:陈超武

李晚春:朱海娥

周天佑:李东锋

贾连成:屈  鹏

甄氏:范晓星

周仁祥:李卫平

周马氏:同  莎

李三娘:尹小莲

阮自用:辛  欢

牛娃:张  萍

旗牌官:温军海

媒人甲、乙:王毅、田平

中军甲、乙:冉星、韩磊

二班头:晁红勃、雷小增

虎形:李坤

衙役、龙套:本社演员

《三滴血》新版1.jpg

演出团体简介

       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易俗社,创建于辛亥革命第二年1912年,距今近百年,是中国仅存历史最悠久的剧社之一。易俗社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倡导创办,以“移风易俗、辅助社会、启迪民智”为办社宗旨,是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集中了高培支、范紫东等著名作家,近百年来剧社老一辈艺术家,殚精竭虑,勤奋笔耕,编写大小剧目八百余种,一千余册,堪称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其中《三滴血》的编剧范紫东先生被号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1924年鲁迅先生来西北大学讲学时,多次亲临易俗社看戏,对剧社上演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捐赠了奖学金,并亲笔题匾“古调独弹”以资鼓励。

       1957年田汉先生看了易俗社送给他的资料后说到:现在世界上具有半个世纪历史剧团只有三个,一个是法国的“芭蕾舞剧团”,一个是苏联的“莫斯科大剧院”,还有一个就是中国西安的易俗社了。(现易俗社小剧场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吟历史痛伤,警民族觉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易俗社不仅为戏曲、为秦腔艺术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共赴国难慷慨悲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赴卢沟桥激励二十九军抗日,配合张杨二将军,过鸭绿江鼓舞人民志愿军英勇杀敌。

       50—6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易俗社的《火焰驹》、《三滴血》拍成秦腔电影戏剧片,为秦腔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料,培养了一大批名家,为秦腔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瑰宝光华扬古风,薪火相传待后生,今天易俗社分公司年轻的艺术工作者踏着先贤的脚步,再度创造了时代丰碑,以秦腔《柳河湾的新娘》荣获了2009年度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省市级三十八项大奖。该剧女主角惠敏莉荣获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该            剧2010年12月再次传来喜讯——进入“2009—201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三十台”。2010年9月易俗社再创辉煌,以新编秦腔现代戏《秦腔》参加了在西安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特别优秀表演奖”(榜首)、“优秀表演奖”、“表演奖”五项大奖。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