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提前半小时入场
演出时间地点:
本周五(9月18日)下午15:30新清华学堂,提前半小时入场
本周五(9月18日)晚上19:30新清华学堂,提前半小时入场
领票时间地点:
本周四(17日)中午12:00新清华学堂售票厅
领票说明:
1.凭本人证件领取,每张学生证或工作证限领2张。不分场次,可下午2张或晚上2张,也可下午1张晚上1张,最多不超过2张。
2.本场演出按楼层入座,不对号入座。
3.在领票排队人数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领票活动可能会适当提前开始5-20分钟,不会影响领票结果。
主办:清华大学
演出单位:学生艺术团交响乐队、学生艺术团合唱队、军乐队、民乐队、教师合唱团、校友合唱团、土水学院合唱团、核能研究院合唱团
鸣谢:清华校友艺术教育基金、艺术教育中心发展基金
节目单
2015年9月18日15:30(下午场),19:30(晚上场)
上半场
上半场 《黄河钢琴协奏曲》
根据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改编 殷承宗 储望华 盛礼洪 刘庄 集体创作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第二乐章《黄河颂》
第三乐章《黄河愤》
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指挥:刘凤德
钢琴:吴纯(旅德青年钢琴家)
乐队: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交响乐队、军乐队、民乐队
下半场
《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曲 光未然 词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四部合唱)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
杨诚乐 热能工程系2015级本(下午场)
孔祥阳 离退休处 (晚上场)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朗诵:于干 化学工程系1979级
琵琶:马宇卉 艺术教育中心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和混声四部合唱)
林子秋 社会学系2013级本
丁惟迟 建筑系 2012级本(下午场)
周旗钢 无线电系1982级
唐虹 化工系1979级(晚上场)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声独唱)
张原 经济系2014级博(下午场)
许蔚 环境工程系1987级(晚上场)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齐唱和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四部合唱)
指挥:刘凤德(学生艺术团交响乐队常任指挥)
合唱:清华大学教师合唱团、学生艺术团合唱队、校友合唱团
水土学院师生合唱团、核能研究院教师合唱团
乐队: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交响乐队、军乐队、民乐队
合唱指导:丁毅 冯元元 张小良 孔祥阳 郝毅
曲作者:冼星海(1905-1945)
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最后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词作者:光未然(1913—2002)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本名张光年,湖北光华县人。在他89年的人生岁月中,经历了颠沛流离、激昂奋进、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他开蒙甚早,并利用一切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外语、中国古典文学,如诗经、楚辞、古代文论、文字学等,并潜心研究戏剧、音乐,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他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在身患多种病痛的晚年,他关心青年作家的创作,并完成了厚重的古典文学研究成果《骈体语译文心雕龙》,之后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实现了他40年的心愿。他一生笔耕不辍,每天记日记。2002年光未然在完成了《张光年文集》的编审工作后,于1月28日在北京辞世,享年89岁。
《黄河大合唱》简介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钢琴协奏曲》简介
“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这部钢琴协奏曲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融了入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不仅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因为其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首中国协奏曲。
指挥刘凤德(乐队常任指挥)简介
著名指挥家,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艺术指导、客座常任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指挥家学会会员,北京市教委金帆艺术团专家指导委员,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指导。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教育家黄飞立教授。2002年指挥乐队赴日本东京参加全日本大学生交响音乐节,获特别奖;并多次指挥乐队获得国内大型比赛一等奖。
钢琴家吴纯简介
吴纯,获音乐教育理论及钢琴演奏家双博士。现任乌克兰敖德萨国立音乐研究院高级讲师、荣誉副教授。留学时获15项国际比赛大奖,曾连续3年被乌克兰教育部授予“最优秀留学生”并荣获永久绿卡。作为杰出青年演奏家,吴纯愽士受邀担任李赫特国际钢琴比赛评委,并成为100年来最年轻的中国评委。并应邀在俄罗斯、德、美、英、法、意等十几国举办各种风格的音乐会。
学生艺术团交响乐队简介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交响乐队(暨首都大学生交响乐团)复建于1993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乐队现已成为由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近百人组成的双管编制交响乐队。乐队自成立以来在业务上始终高标准、严要求,在排演曲目上精益求精,排演了近百首中外优秀作品。乐队曾多次在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交响乐队一直致力于在校园普及古典音乐、倡导高雅艺术,每年的专场音乐会,为校内同学提供了接触交响乐艺术的机会,为校内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教师合唱团简介
清华大学教师合唱团成立于1984年,由校工会领导。成员来自学校各院系、部处的一线教职员工。该团的演唱注重情感表达与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力求合唱音响的平衡与声部层次的清晰体现,追求合唱文化的创新与合唱新作品的不断完善。作为大学教师合唱团,在丰富校园文化和普及高雅艺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老师们坚持每周排练,除参加校内迎新、毕业、校庆、文艺汇演、新年联欢等演出外,还多次代表学校教职工参加北京市比赛和中央电视台演出,曾获得金奖、一等奖等荣誉。
学生艺术团合唱队简介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队始建于1912年,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是清华大学成立最早的艺术社团之一。
多年来,合唱队受到了国内多位合唱艺术专家的指导,目前在指导老师、常任指挥丁毅的带领下,成长为一个拥有在编队员100余人,训练规范、队伍建制完善的校园艺术团体。
合唱队致力于发展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曲目丰富多样,表演形式繁多。合唱队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国内外各类合唱赛事和对外交流活动,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校友合唱团简介
清华校友合唱团(TAC)是一个由热爱合唱艺术的清华校友组成的艺术团体,隶属于清华校友总会,成立于2013年3月2日,包含了从1980年代至今各时期的清华毕业生,很多团员在校期间都是学生合唱队的骨干。
合唱团成立两年多来,先后参加了多场在清华校内及社会上的合唱演出和比赛活动,包括清华大学成立103和104周年校庆演出、第二十届和二十一届“京华之声”合唱音乐会、2015年春节举办了专场音乐会,并在2015 “和平颂”北京合唱节上一举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