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9.11~9.12)

分享到:0
  • 2015-09-11/12 (周五/周六) 19:00
  • 【10/20/40/60/100/180元/VIP】 (前四排为40元学生特惠区)
  • 2015年7月15日(周三)9:00
  • 蒙民伟音乐厅
  • 已售罄
  • 1米2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出品单位:中间剧场

出品人:杨贇

监制:王林

制作人:马瑞雪

艺术顾问:万昭

蓝天野

刘立滨

编剧:陈小玲

导演:姬沛

舞美设计:王铮

灯光设计:朱麟

舞台监督:汪洋昊冉

演员:吉璟津   饰 曹禺

李秋晨   饰 郑秀

闻诗佳   饰 邓译生(方瑞)、愫方

王志轩   饰 吴莫非、吴祖光

万千惠   饰 王小燕、陈白露

曾格格   饰 颜黛、蘩漪

白傲     饰 张副部长、李主任

欧阳雯鑫 饰 小丁、造反派、邓宛生

 

【剧情简介】

       “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是曹禺先生《雷雨》中周冲的台词,又像是对其作品精神世界的预示。

作品截取曹禺先生在清华大学、国立剧专、反右、文革的几段生活,同样以剧作者的视角,全景展现其在创作《雷雨》、《日出》和《北京人》时,现实生活对他的影响和启发。如同《雷雨》中沉沉夏夜的一声惊雷,《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所提供的,并不是关于曹禺先生创作生涯的解答,而是一把钥匙,用以开启更加广阔的天地……


【导演阐述】

曹禺,万家宝

       一位文学巨匠的生活缩影显现了创作、人生双轨上灵与肉的博弈。却不朽的是生之希望: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

       摆在我们眼前的这个剧作“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描摹着一条有方向的路,以时代划割,以年华验证,曹禺,一个剧作家、经历人生的每次转折都是一次洗礼。同时,编剧陈小玲用“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高度概括了我们每个人要行走的、不可复制的人生道路,是用每一颗的心踩踏出“前面的世界”。

因着人文的情怀

       1933年,《雷雨》中的周冲,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喊出“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

       1966年,在政治风暴中颠沛的曹禺,心里惴惴而又坚持着“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

       2015年,日新月异的世纪,我们还保护着纯洁的理想,无悔的信仰,坚定的自信,无悔的追求,就可以骄傲地呐喊“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

       无可置疑,这中间流淌的人文情怀,不是口号,不是文字,是人生的过滤器,可以过滤掉一些过于滥俗的东西,使得有纯度有深度的传达,根植于每个人内心的情结。

因着剧作家的情操

       《雷雨》问世以后,有人断定曹禺是易卜生的信徒,然而曹禺是这样回答的“我是我自己——一个渺小的自己”。现在,铺开曹禺的人生画卷,我们体味身为作家的一份情操,还有身为普通男人的心灵世界,眼前,既是神奇的跃动的创作心理,又是激情的绵长的小小自我的情怀。

       剧场,是为有着灵魂需要的人存在的,剧作家曹禺,还有陈晓玲,他们内心燃起一把火,窥探到平凡世界的不平凡,将摄入心灵的那些东西,变成了心灵化的美感存在,笔下人物的栩栩生动的灵魂,也是自己的、汹涌澎湃的艺术灵魂的真实写照,可谓“写了别人,也写了自己”,看客是“看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所以,“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不仅是剧作家让形象的角色替他说出自己的心声,也是我们在形形色色的形象中,被感染着发觉和追踪心灵之路。

因着现代人的情感

       风云际遇,我们向着人生真理,向着艺术真理,坚定信仰“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

       今天,我们不仅真诚地再现曹禺先生的人生,也有理由抱怨下曾经一时的形而上的存在。当然,这个剧作绝不是从单纯的事件和人物跌宕的命运发展的表面滑行过去,我们捕捉到一种意味深长的朴素美、深涵哲理的诗意的美,浓郁的诗意映衬一个个坎坷和陷阱中内心苦斗的真挚的形象,象一首无字有韵的诗。

       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我们力图铺陈一些这个戏艺术特色所需的诗化的、凝练的、象征性的特殊语汇,运用舞台假定性,和电影平行蒙太奇手法,扩展导演语汇,用以清晰地展现人物的精神生活和特殊人物关系的发展,增加艺术的表现力,表达我们的尊重与敬仰、理解,让曹禺这个十分熟悉的剧作家,在我们面前更为亲切,永葆青春。

        总之,我们可以听任躯体世事变幻的摆布,而我们的心灵始终飞翔在高空。我们的双脚在大地上行进,我们的心灵却象明镜似感受宇宙的一切!因着,“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


【主创简介】

编剧:陈小玲

       博士,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台剧创作”教研组成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编剧理论与实践”专业,师从剧作家黄维若先生。2014年,第九届“中国话剧金狮奖”(编剧奖)获得者。2013年10月,受“瑞典皇家剧院”“斯德哥尔摩文学节”等机构之邀,其作品在“瑞典皇家剧院”朗读演出,也是继莫言之后,该院邀请的第一位亚洲女性剧作家。2008年至今,被教育部聘为“全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专家”,主动要求到汶川、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云南等西部几十所高校讲学,并在四川、青海等地将劳务全部捐献,被当地授予“高原精灵”的称号。曾任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导演、200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组成员。2009年第七届中央电视台小品大赛复赛评委。主要舞台剧作品:《梦想新千年》、《青春之歌2005》、《寻找剧作家》、《终身成就奖》、《红雪花》(歌剧)、《家》(音乐剧)、《坏女孩的恶作剧》、《天使桃乐西》(音乐剧)、《黑夜及点灯人》、重庆方言独角戏《向雪松的故事》、《凤珏梅》(音乐剧)、《玛尼堆》等。

导演:姬沛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北京电影家协会会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1994年-1997年,在姜文主持的北京阳光灿烂制片/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办公室主任,参与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发行,电视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的宣传策划,参与姜文著书《诞生》的编辑。

       1998年—2003年,参与拍摄电影《鬼子来了》《英雄》《寻枪》《太阳照常升起》,电视电影《春季》《中国桥》(获百合花奖),室内剧《欢乐家庭》,担任场记、副导演、演员。

       2014年8月-9月,为文化部外联局拍摄专题片《京城古戏楼》《张老师的退休生活》,担任策划、编剧、导演、监制。

       1999年至今,创作,导演12部话剧,如参加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1857白房间》《夏娃的火车》《送菜升降机》《子君》等。2013年2月,导演、改编“庄子试妻”的典故、英文版话剧《Dream of A Butterfly(蝶梦庄子篇)》,西方演员英语演出,在哥伦比亚大学戏剧场演出5场,获得好评。导演教学剧目《安妮日记》,在2014年1月代表中央戏剧学院参加第16届印度婆罗多国际戏剧节。2013年9月导演改编鲁迅小说《伤逝》的原创话剧《子君》,参加第六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10月,在蓬蒿剧场举行“解读鲁迅,寻找子君”文化活动;12月,参加北京大学附中戏剧活动演出。 2014年3月参加深圳戏剧节,10月在北京正乙祠戏楼进行文化展演。

       2006年—2014年,先后多次出国考察,赴俄罗斯国立戏剧艺术学院、莫斯科艺术剧院、国立圣彼得堡戏剧艺术学院;赴韩国首尔参加第五届奥林匹克戏剧节;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戏剧艺术学院和斯特拉斯堡国家剧院高等戏剧艺术学院;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还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斯密斯学院等参观考察;赴瑞典、丹麦进行戏剧考察和交流。

舞美设计 王铮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硕士

代表作品:

2014年《雷雨》舞美设计             (演出单位,鼓楼西剧场)

《爱,不殊不忘》舞美设计    (演出单位,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

《宝岛一村》舞美设计        (演出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超能玩具店》美术设计       土豆网出品网剧

2015年  南开大学高校展演项目《杨石先日记》舞美设计

鼓楼西剧场《分手庆祝日》舞美设计

灯光设计 朱麟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灯光设计专业教师

代表作品:

话剧《伊凡诺夫》、《上帝的宠儿》、《在底层》、《开心农场》、《奈何桥外1KM》、《燃烧的旋律》,任灯光设计

音乐剧《阿姨》、《昆仑神话》,任灯光设计

儿童剧《小木偶的三滴泪》、《心花怒放》任灯光设计

实景演出《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寻梦龙虎山》任灯光助理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