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周)(周五)从“洋为中用”到“中为洋用”——《炎黄风情》25年来的跨文化传播

分享到:0
  • 2016年11月11日(周五)16:00
  • 免票入场

  • 大礼堂
  • 结束

《艺术名家讲堂》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

 

演讲题目:从“洋为中用”到“中为洋用”——《炎黄风情》25年来的跨文化传播

演讲人: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鲍元恺

主持人: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员 赵洪

时 间:2016年11月11日(周五)16:00

地 点:清华大学大礼堂

 

演讲人介绍:

鲍元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5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长笛,1962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苏夏、江定仙、杨儒怀、陈培勋、段平泰学习作曲和技术理论。1973年到天津音乐学院任教。历任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台湾南华大学教授、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音乐研究》编委、金钟奖音乐作品评委。1992年起获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获文化部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2012年获厦门大学“南强杰出贡献奖”。

鲍元恺的音乐创作坚持“人写,写人,为人写”的原则,把“以西方音乐形式展现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创作重点。他的作品包括《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华夏弦韵》室内乐集、童声合唱套曲《四季》、交响声乐套曲《春之声》等。作品频繁在世界各地演出,并由DG、EMI、PHILIPS、DECCA、雨果等多家机构出版唱片。

 

内容概要:

《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这部大型组曲以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旋律和绚丽丰富的西方管弦乐色彩,展示了一幅幅汉族人民的生活画卷,成为近年来在海内外演出率最高的中国管弦乐作品。鲍元恺先生将以这部作品为例,讲解中西文化交流的新概念:中国需要世界文化,需要“洋为中用”,世界也需要中国文化,需要“中为洋用”。

 

特别提示:从2013年3月7日起,由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开设的“艺术名家讲堂”(《艺术欣赏导论》课程)系列讲座列入《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没有选修《艺术欣赏导论》的本科生可以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选听讲座,请携带学生IC卡刷卡入场,入场时间为当日15:30。除选修《艺术欣赏导论》的同学外,“艺术名家讲堂”有600个座位对全校本科生开放,额满为止。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