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著名歌剧导演李稻川
著名女指挥家郑小瑛教授
主持人: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赵洪研究员
演讲人简介:
李稻川导演
当代中国歌剧、音乐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5岁考入上海戏剧专科学校表演系,学习戏剧表演专业。1951-1978年在中央歌剧院任歌剧演员,曾参加多部中外歌剧演出。1979年7月,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导演进修班学习。1981年7月毕业后任中央歌剧院导演至今。
在中央歌剧院期间先后导演中外歌剧、音乐剧十多部,导演风格大气、恢宏,手法简洁、凝炼。尊重音乐并以音乐为本外化为戏剧行动,舞台处理雕塑感强,现代感强。她曾连获:1981年中央文化部颁发的“歌剧导演二等奖”(《小红帽》);1989年华北艺术节颁发的“导演一等奖”(《红腰带》);1999年中央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导演奖”(《原野》);1999年“政府文华表演奖”(《原野》)。李稻川在从事导演的同时,还进行歌剧教育。1982年至1986年,她兼任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表导演老师;1991年至1994年出任北京歌剧学校副校长。在任期间,为教学排演多部中外歌剧(片断);其中包括:《茶花女》、《费加罗的婚礼》、《游吟诗人》、《浮士德》、《后宫诱逃》等。李稻川同时亦参与剧本创作:1992年完成大型歌剧台本《楚霸王》(合作);1995年完成音乐剧台本《黑星星》(合作)。2003年完成大型歌剧《热瓦普恋歌》(合作),此文学本曾获2003年“文化部精品工程优秀剧目推荐奖”;2004年完成大型歌剧《杨贵妃》(合作);2005年完成大型歌剧《八女投江》(合作)。
郑小瑛教授
我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和《爱乐女》志愿者乐团的音乐指导。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留学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学院。
郑小瑛曾成功地在20多个国家指挥演出;她是第一位和多次登上国外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曾获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和两枚俄中友谊荣誉勋章。她也是中国最有经验的指挥教授之一,更是一位热情的音乐社会活动家,并多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老教授科教兴国”和“全国老有所为贡献奖”等荣誉。
1997-2013年她应厦门市领导之邀到厦门组建一个不占国家编制的“公助民办”性质的职业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在崭新机制下成长迅速,她率领乐团“扎根厦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先后在日、法、德、奥、意、加、美、俄、新、马和港澳台,以及国内外80多个城市进行了极为成功的巡回演出,她领导的乐团荣获了民政部授予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她本人也获得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杰出建设者荣誉称号,并被聘为厦门市文联名誉主席。厦门出版的《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社会活动家郑小瑛》一书被列入《厦门文学艺术人物》-—系列专辑发行。
近年来,在厦门工学院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的积极推动下,中文版的意大利歌剧《茶花女》、《帕老爷的婚事》、校园版歌剧《紫藤花》和歌剧《岳飞》的音乐会得以在福建省首次上演,她本人还荣获了中国歌剧事业特别贡献奖,文华指挥奖,中国文联,中国音协“金钟奖”的终身成就奖和“中华文化人物”等奖项,并入选人物纪录片《世纪交响—中国交响乐的奠基者》。德国电视台将她编入《世界杰出妇女集》,日本NHK将她列入《亚洲杰出妇女集》。
2014年,85岁高龄的郑小瑛被中央歌剧院授予“终身荣誉指挥”,目前她还积极活跃在首都和各地的音乐舞台上,并倾情率领青年演员上演歌剧《卡门》这部她已指挥了100余场的保留剧目。几十年如一日,郑小瑛把她的生命融进了我国的音乐文化事业,为中国女性争得了荣誉。
内容概要
一、法国艺术家对歌剧《卡门》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和舞台形象的权威解释。
二、歌剧《卡门》的音乐戏剧结构以及合唱和主要角色的音乐特点。
特别提示:从2013年3月7日起,由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开设的“艺术名家讲堂”(《艺术欣赏导论》课程)系列讲座列入《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没有选修《艺术欣赏导论》的本科生可以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选听讲座,请携带学生IC卡刷卡入场。除选修《艺术欣赏导论》的同学外,“艺术名家讲堂”有450个座位对全校师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