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时长约175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身高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三个小时
四位演员
三十个角色
几分正史
几分戏说
复盘莎翁的传奇人生
想了解威尔吗?
往下看
别那么严肃
这不是考古
亦非走马观花
这是一场愉快的巡游。
1564年4月
威尔出生在斯特拉福镇亨利街北侧的
一栋两层的小房子里,
他于4月26日受洗(后世由此推断),
他的生日是在4月23号圣乔治日当天。
威尔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
不是斯特拉福本地人。
自耕农出身,在小镇上经商,
据说是以皮革买卖为主。
1568年,
这位精明的生意人到达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当上了镇长!
威尔从小便接受文化教育,
进入斯特拉福的文法学校念书。
女王供奉剧团有时会来镇上巡演,
镇长可爱萌萌的儿子,
也许是他们最忠实的戏迷……
无奈后来家道中落,
父亲破产、债台高筑,
他唯有辍学经商,
虽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
但威尔确未上过大学。
当时最常见的瘟疫是腺鼠疫——即黑死病!
1564年的斯特拉福镇,
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于瘟疫。
在威尔出生的同一条街道上,
就有四个孩子死于瘟疫。
梦魇般的瘟疫萦绕着当时的所有人,
包括威尔的一生,
冥冥之中,
甚至左右着他的职业生涯。
与妻子安妮·海瑟薇成婚后他并不幸福,
据说他被年长于自己的安妮“PUA”了,
奉子成婚,
于是,一地鸡毛的婚姻生活……
心智上日渐成熟、志向远大的威尔,
与婚姻和小镇生活格格不入,
看不到希望。
安妮对这位“不上进”的“文学青年”,
也是怨念满满,
最终,年轻的莎士比亚,
决定冲破小镇的束缚,
开启自己的冒险。
当时,航海家弗朗斯西·德雷克爵士,
已驾驭着他的金鹿号环球远洋,载誉而归!
年轻的威尔离开了家,去往了大都市伦敦。
这艘乡下小船扬帆起航,去往伦敦淘金冒险。
如同今时,出身平实的小镇青年们,
投身北上广,
为了幸福和梦想而战。
斯特拉福镇从此少了一个皮革商人,
世界因此多了一位戏剧家。
据说,
初到伦敦的威尔,
以学徒的身份在剧团里打杂、担任抄写员,
甚至还在剧院门口为人牵马……
1592年,伦敦爆发大规模瘟疫,
所有剧院被市政委员会封停。
为了让自己的第一部戏能够上演,
威尔也许会跑去兰柏宫,
游说英格兰首席大主教吧……
疫情期间,
很多剧团唯有放弃伦敦,
跑去北部靠巡演维生。
威尔却住在南安普顿伯爵府中,
只为小伯爵写诗。
南安普顿伯爵三世,英俊如少女,
他更是当时众多艺术家的出资人,
俗称“金主爸爸”。
就连翻译过蒙田著作的大学者弗洛里奥,
也只是小伯爵府上的一名“门客”……
那座宅邸,
奢华得如同奥维德笔下的仙宫,
令这位斯特拉福的乡下人感到震惊!
剧中,
在这座奢华的“仙宫”里,
威尔遇到了棕色皮肤的尤娜,
也正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提到的,
那位神秘的“黑美人”。
这样的相遇,
究竟是命运的馈赠还是诅咒?
关于她和威尔的关系、以及她的神秘身世,
请看戏吧......
威尔一部又一部的新戏,在伦敦大卖。
威尔所在斯特林奇勋爵剧团,
与“宫内大臣”剧团合并,
更名为张伯伦爵士剧团。
1594年,
威尔入股剧团,成为了剧团的股东。
南安普顿伯爵三世是他背后重要的出资人,
据说,
他赞助给了威尔1000磅!
那么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看戏哦!
商业戏剧作品上的高产,
让威尔过上了富足舒服的小日子,
他的戏甚至还得到了
伊丽莎白一世和王室的垂青。
可皮革商的儿子未雨绸缪,
他看清了,只靠写戏卖钱,
终会朝不保夕的现实。
于是,威尔投资了老家教区的十一奉献税,
他大量购买和租赁地皮、房产,
其他剧作家们一直都没搞懂,
这位小镇来的威尔为什么会那么有钱?
对于一个乡下商人的儿子来说,
也许只有土地和长期的固定收益,
才是最安全的吧……
福布斯估算莎士比亚的财产
在2005年价值——
15000000美元,
呃……财神本财喏!
由剧团的一位合伙人发起,
在泰晤士河南岸,
威尔他们建造了自己的剧院——
环球剧院。
1599年,环球剧院开张。
环球剧院几乎上演了威尔所有的戏。
这是一座真正
属于演员和剧作家们的全新剧院,
并由演员和剧作家们设计建造。
环球剧院用舞台剧院拆卸的木料建造;
威尔是剧院最初的七位股东之一,
七位股东大都是演员和剧作家。
为了最佳的观演效果,
剧院在空间构造和技术上做出了革新。
据说,他们为此向
女王的“首席大法师”约翰·迪依求教,
要在舞台上实现魔法般的奇观!
当然,当时的“魔法”,都是后世的科学……
舞台上设有台仓、楼台、
吊索和滑车等特殊装置,
还可以制造声效,
鸣放礼炮、烟火等特殊效果。
根据不同类型的剧目演出,
会提前在剧场天顶上升起不同的旗帜,
用以提示观众:
历史剧升红色旗帜,
喜剧升白旗、悲剧升黑旗。
1613年6月29日,
在《亨利八世》的演出中,
大炮的烟火引燃了木质屋顶,剧院被焚毁。
1614年剧院重建,
1642年环球剧院被清教徒关闭并破坏。
1608年,
又一波瘟疫在路上……
多年后,
当年一文不名的威尔再回到家乡时,
已经成为了一位拥有高贵身份的伦敦人,
闪耀的家徽、世袭的绅士头衔……
他已是功成名就的剧作家、富有的商人,
乡亲们敬爱他的才华、他的地位,
同时也更敬爱他的钱……
这艘去往伦敦冒险的乡下小船,
终于在故乡的港湾里落锚收帆了。
他用尽一生,
换回了家徽上那句象征身份的家族称号,
“Non sanz droict”——“不无权利”
1616年4月23日,
威廉·莎士比亚在斯特拉福病逝,
葬于圣三一教堂。
“我们短暂的一生,
也许就是一场酣睡中美丽的幻梦吧。”
莎士比亚在世时
虽被尊称为英国诗人和剧作家,
但他在当时戏剧界、文学界的地位,
却并不高,
甚至远不及与他同期的马洛、
格林或是本·琼斯……
直到19世纪
他的作品才被后人挖掘出新的价值,
声望才达到如今的高度。
他的一生极其高产,
在一个人性懵懂的年代里,
他将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一个老旧的关于王子复仇的故事里,
他开掘出了“生存还是毁灭”的思辨。
他的剧作和故事,挥洒自由,
不受任何旧有公式和形式的束缚,
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英国,
却用无限的想象写尽了时空和世界。
他开创并寻找到了,悲剧与喜剧、
思想与欲望平衡共存的美感。
他的好友,著名剧作家本·琼斯曾预言:
威尔在剧作中,开创了一个属于人的时代!
他的作品以及他本人,
将会属于所有的岁月。
爱、生与死、权利与欲望、希望和绝望,
在他的笔下变得五味杂陈,活色生香。
话剧《威廉与我》是一部关于威廉·莎士比亚生平传记的原创戏剧,将威尔精彩的一生搬上了舞台。
在叙事形式、演剧样式上,打破常规刻板的叙事呈现模式,灵活、精巧、缜密地讲述一段贴近我们每个人的质朴传奇。
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个不同阶段的莎士比亚,以及与莎士比亚人生相关的三十多位人物,皆由四位演员扮演。
一段关于威尔的人生、三十多个角色、四位演员,陪各位看官们一同畅快地欢笑、尽兴地痛哭、热烈地爱,自由奔放地思考!这不仅仅只是一部关于莎士比亚的传记大戏,更是一场多彩的戏剧嘉年华,一段浓缩的人生巡游。
威尔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11月15-16日19:30
来 新清华学堂《威廉与我》中
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