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时长约90分钟,身高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纸质票是唯一入场凭证,观演前请换取纸质演出票,凭票入场。
关于伍迪艾伦
伍迪·艾伦(Woody Allen),纽约最具个人风格的电影作者之一,导演、编剧、演员、作家兼爵士乐爱好者。他的作品看似轻松诙谐,实则暗藏对命运、孤独、欲望与道德的深刻洞察。从《安妮·霍尔》到《午夜巴黎》,他以神经质的对白、犀利的自嘲和荒诞的情境,将知识分子的焦虑、不安与浪漫梦想娓娓道来。擅长用幽默的方式化解沉重,用嬉笑怒骂的镜头语言剖析人性的悖论。在他的世界里,爱情是迷雾,人生充满偶然,人类在宇宙中微不足道,却依然拼命寻找意义。他的电影如同一则则哲学小品,引人发笑,也令人沉思。伍迪·艾伦用黑色幽默让观众在笑声中面对真实,正是他最迷人的魅力所在。
伍迪艾伦与爵士乐
这些电影中,爵士乐是不可或缺的灵魂。艾伦对爵士乐的热爱,早已融入他作品的每一帧画面与每一段情节。从《曼哈顿》中悠扬的钢琴旋律,到《纽约故事》中随性的即兴演奏,爵士乐的自由与奔放,完美诠释了艾伦对生活的态度——在混乱中寻找秩序,在不完美中发现美。
作为一位狂热的爵士单簧管演奏家,艾伦的音乐情怀远超导演身份。他每周都会在纽约的卡莱尔咖啡馆与他的爵士乐队演出,这一习惯持续了几十年。即使他在电影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获得了无数奖项,爵士乐依然是他生活和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爵士乐也在他的电影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伍迪·艾伦对于奖项和名誉的态度从未因他与爵士乐的深厚情感而有所动摇。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曾在1986年凭借《安妮·霍尔》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原创剧本奖,但在典礼当晚,他并没有出席,而是选择前往纽约演奏爵士乐。他对音乐的痴迷和对艺术的忠诚,远超一纸奖状的荣耀。
对于伍迪·艾伦来说,爵士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是表达内心世界的独特语言,是他理解和诠释生活、爱情、孤独和命运的方式。
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让艾伦的电影赢得了全球影迷的喜爱。人们爱他的幽默,爱他将复杂的哲理化为轻松的对白,更爱他通过音乐传递出那些看似平凡却深刻的情感。这场音乐会,将带您走进伍迪·艾伦的电影世界,在旋律中感受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艺术表达。
关于音乐会
这是那种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在脑海里“重看”电影的音乐会。没有银幕,却能看到熟悉的画面;没有对白,却像听见角色的心声。OUR TANGO乐团将开启“爵士故事系列”的首章,以“伍迪·艾伦的电影歌单”为题,从他几十部影片中精挑细选出那些妙趣横生又暗藏哲思的旋律——观众熟悉的《曼哈顿》《午夜巴黎》《蓝色茉莉》等作品中的配乐将在舞台上被重新演绎,带领听众步入那个时而神经质、时而诗意的都市精神世界。
旋律时而喃喃自语,像角色内心的低语;时而嬉笑怒骂,仿佛替导演完成了另一层讽刺的补刀。节奏自由中带着犹疑,像生活里那些想清楚又放不下的瞬间。没有对白,却处处是对白;没有镜头,却满是生活的特写镜头。
这不是一场高声呐喊的演出,而是一场用爵士乐讲段子的电影回声——有点深意,有点讽刺,还有点让人笑不出来的幽默,恰如其分地伍迪·艾伦。
如果你是伍迪·艾伦的影迷,听见这些旋律大概会像撞见一句熟悉的台词;如果你是爵士乐爱好者,那这场音乐会就是一杯有点怪、但回味绵长的纽约黑咖啡——荒诞中带点香,幽默里藏着苦。
无论你是哪一类人,也许都需要这一场演出——
就像我们都需要一点笑着面对生活的勇气。
节目单
1. The Lady is a Tramp《咖啡公社》(Café Society, 2016)
2. It Had To Be You《安妮·霍尔》(Annie Hall, 1977)
3. Desafinado《怎样都行》(Whatever Works, 2009)
4. You Are Too Beautiful《汉娜姐妹》(Hannah and Her Sisters, 1986)
5. Everything Happens to Me《纽约的一个雨天》(A Rainy Day in New York, 2019)
6. If I Had You《人人都说我爱你》(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1996)
7. Si tu vois ma mère《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2011)
8. Take Five《曼哈顿》(Manhattan, 1979)
9. Blue Moon《蓝色茉莉》(Blue Jasmine, 2013)
10. All of Me《甜蜜与卑微》(Sweet and Lowdown, 1999)
11. Cheek to Cheek《开罗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1985)
12. Misty《纽约的一个雨天》(A Rainy Day in New York,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