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风雅颂》钢琴与室内乐作品音乐会精彩呈现

分享到:0
孙若水

2019年10月10日,2019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音乐万通·律动风雅颂——钢琴与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在蒙民伟音乐厅举行。作曲家姜万通教授作为导赏嘉宾亲临现场,与观众分享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会演奏由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音乐系、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的艺术家们联合呈现,为清华观众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艺术普及音乐会。

PS1.jpg

音乐会以“律动风雅颂”为主题:风,即古风,是中国传统的音乐元素;雅,即文人艺术,是中国音乐形式背后的东方神韵;颂,即歌唱,是人与音乐相遇后带来的惊喜。姜万通教授立志于从不同的角度将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进行结合,像实验音乐一样演绎了七首风格迥然不同的音乐。

PS2.jpg

“戏韵”一曲用小提琴、钢琴和大提琴搭建了一个梨园天地,将中国戏曲的韵味——声、腔、板式、唱念做打等运用钢琴三重奏的形式来表现,探索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戏曲音乐的可塑性以及律动韵味的特色。“西北谣”一曲以民间音乐中脚夫调与赶牲灵为素材,用萨克斯特有的音色展现了西北歌谣高亢尖利的特点。除了戏曲和民歌,“和”用工整的数列结构结合了中国古代民歌,其中巴赫C大调前奏曲与茉莉花两个八拍的相遇更是惊艳。“空山赋”则用钢琴代替古琴,让高山流水般的音乐从琴键中缓缓流淌,诠释了“雅”的另一种解释。行将结束时,钢琴家更是拨动琴弦,仿佛古琴的灵魂按捺不住要与钢琴共鸣,仿佛东方美学在此刻与西方美学产生了真正的相遇。

PS3.jpg

演出结束后,来自环境学院的董同学和高同学分享了自己对演出的想法。董同学表示,这种中西方结合的实验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戏韵》,因为西方乐器的乐声成为了两重的喻体,作为人声的模拟和作为故事的象征,而故事本身又是中国的故事,两者之间的张力产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他还表示,之前看过的昆曲《桃花扇》,最后是一声笛声,在笛声中生旦从舞台两端各自沉默地退场,而这次《戏韵》结束时钢琴的单音结束也产生了相同的效果,这让他感到一种别样的震撼。高同学则表示这种实验本身有着很大的意义,但是两种音乐风格之间不兼容的地带同样值得关注;整场音乐会还是有不少欣赏能力之外的部分,这些地方两种音乐风格还是少了一份和谐。

PS4.jpg

但是当被问到最欣赏哪个作品时,两位同学都不约而同提到了“鸿雁”。不论听过多少次,“鸿雁”的旋律出来时还是让人热泪盈眶。在这个尝试中,大提琴几乎完美地模仿了蒙古高原上粗犷、深沉、悠长的长调缓缓诉说,而钢琴用较抽离的姿态客观叙事,二者相互配合,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土图腾完美地表达了出来。“鸿雁”的主旋律出现了四次:首先是大提琴单纯的低吟,仿佛是孩提时代与故乡的朴素对话,单一的旋律中埋藏了单纯的童年、神圣的图腾崇拜、朴素的神话想象……第二次旋律用清脆的钢琴演绎出来,大提琴用低音区附和,一个是向往新天地的青年,一个是将谆谆嘱托深埋心底的家人和故乡土地。第三次旋律也是用钢琴演奏出来,钢琴家仿佛将无法发泄的思乡之情全部砸向了琴键,使得原本悠扬的旋律拥有了如同黄河大合唱般的气魄和力量,大提琴也转到高音区,仿佛故乡也在殷切地呼唤着游子的归来。当一切精神寂灭后,第四次旋律展开,那是一种不同于第一段旋律的单纯,是阅尽千帆的归来游子,是重新拾起信仰的信徒,是更加厚重的返璞归真。或许“鸿雁”一曲最能够总结这场音乐会的精神:让音乐走向大千世界,但始终不忘那一段属于中国的旋律。

PS5.jpg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