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者》——黑暗和虚无中诞生的精神世界

分享到:0
李昊宇

      2018年5月10至11日晚, “2018清华国际校园戏剧节”迎来了希腊北方国家剧院作品《苦行者》,带领全场观众进入卡赞扎基斯的精神世界。

     《苦行者》是希腊作家尼克斯·卡赞扎基斯充满他思索的一本书。这本书动笔于1922年,于1923年截稿,于1927年出版。这部作品经过多次修改,直到1945年才问世。《苦行者》是一本浓缩的书,表现了卡赞扎基斯的形而上学信念。他本人认为,这是“一颗种子,我全部作品由这颗种子发芽长出,如果后来写的是评论,那它们都是苦行的例证。这五环是:我、人类、地球、宇宙和上帝。”

J:80510苦行者8.5.10-音乐厅PS1.jpg

      当大幕徐徐拉开之际,带给观众的不是传统华丽而具有代入感的布景,而是只有6位衣衫褴褛的中青年男性。这一反常规的布景不但没有削弱观赏体验,反而突出了本次表演的主题:思考,在漆黑中思考,反复地思考。通过非常规的道具和人声吟唱带来的特殊音效,整场演出仿佛是一场悠远而黑暗的梦境;而简单的布景和聚焦的灯光,让观众的目光更多的集中在了演员的演出上,以及台词本身。

      本场演出的核心是《苦行者》这本书的实践与舞台演绎,演出形式实际上类似于剧本朗读,几位演员的演出主要在与强调、演绎台词本身,并加速引导观众进入卡赞扎基斯的精神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生者似乎也是虚无的,除了生命这个客观存在本身,什么都不存在,无论以前还是以后,任何其他现实都不存在。他继续阐述生命哲学,有人说,目的是死亡,有人说,目的就是生命本身和带来不死的创造。他确信,只要一个人的创作能够流芳百世,人将永生。植根此愿景,人可以超越其作为动物的本性,逐渐上升到人的本性,然后抵达神的实质。

J:80510苦行者8.5.10-音乐厅PS2.jpg

      演出台词以自言自语和两体的对话为主,虽然台词内容有大量的绝望和无奈,但其实是为了突出黑暗中的光:从黑暗和虚无主义中诞生出来的信念和激情,对于思考、理性和升华的坚持就能成为任何情况下构成生命的坚实基础。并且这种思考和表达并不是歇斯底里的倾泻,而是稳健、虚构的陈述,所以尽管有形而上学的内容,但是作品的节奏还是给人一种不错的文学体验。

      这部作品最为重要的是给观影者带来了大量的思考,甚至是一种浓缩的思考。比如较易被大家感受到的信息就是卡赞扎基斯极端唯心主义中对理性思考,对探寻周围,对战胜欲望的强调和颂扬,认为这可以进而拯救世界甚至抵达神之境。

      演出结束以后,来自清华大学的观众表示“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观赏这样一场演出,仿佛是有人代替我们进行了思考”“不管世界有什么样的黑暗,也不要放弃努力奋斗”。

      希腊北方国家剧院成立于1961年,是目前希腊最大的戏剧和文化机构。剧院是欧洲戏剧联盟成员,在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剧院每年观众数量达70万人,同时在社交媒体上也受到广泛关注。剧院对当地的社区文化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年轻人和弱势群体提供了广阔平台,是希腊在巴尔干半岛和欧洲的文化传播使者。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