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一场马林巴的奇幻旅程——“追”打击乐二重奏音乐会

分享到:0
新清华学堂学生记者 秦丹莹

“你好。”

“Bonjour!”

这是一场来自中国和卢森堡的邂逅。

这也是马林巴琴上一次中西合璧的碰撞。

十年前,当两个人的音乐在阿姆斯特丹交汇的一刹那,世界打击乐坛最引人注目的组合冉冉升起;十年后,二人默契依旧,把马林巴的声音传遍世界,用琴声撩拨着世界打击乐坛的动人心弦。

马林巴(英语:Marimba)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iphone的经典自带铃声你一定听过,就是来源于马林巴琴,平和悦耳、干净明快的旋律让人心情明亮。马林巴起源于非洲,作为木琴的一种,它将木制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以琴槌敲打琴键以产生旋律。它的琴键很宽,像极了大钢琴,演奏者手持两对木槌,立于琴前,挥舞着手臂在琴键上演奏出美妙动听的旋律。它的琴声音域很宽,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音色辨识度很高,主体明亮愉快。

4月6日晚,一场名为“追”的打击乐二重奏音乐会在春天的蒙民伟楼奏响。

33.jpg

三位演奏家——来自中国的张悉、来自卢森堡的洛朗和特邀嘉宾Sven Hoscheit,共同为我们演奏了马林巴琴、铝板琴和架子鼓等丰富多样的乐器。

开场,三位演奏家从观众席上缓缓走来,手中挥动着自制的“塑料水管”,发出嗡嗡的声音,忽高忽低,自成旋律,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原始的森林部落。随着架子鼓点响起,打击乐的特有节奏呼之欲出。铝板琴和马林巴琴,琴槌击打在坚硬的金属和松软的木制琴键上,一个清脆明亮一个圆润包容,相互交映,有如顽皮少女身后慈爱的父亲,又如晶莹的水珠落在荷叶上。

11.jpg

随后,他们演绎了德国作曲家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变奏曲的形式,是以一个主题,引导出对比命题和对应(反对)命题,然后再探求演绎与对比的各种可能性。巴赫的这部作品,是以他1725年为安娜·玛格达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作为主题创作的键盘作品,发展成30段变奏,本场则演绎了改编后的马林巴版乐曲。全曲围绕着一个主旋律变奏出十几种不同风格特色的乐段,配上马林巴琴声特有的音色,让人不禁想起充满魔幻泡泡和彩色气球的欢乐童年梦境。

三位演奏家的表演经验都十分丰富,肢体语言收放自如。每一次休止配合着呼吸的停顿,每一次敲击伴随着身体的律动都让人赏心悦目。最后返场,三位音乐家还演奏了中央音乐学院刘刚教授创作的《yala北京》,把全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44.jpg

 四月,带来了春天与燕的呢喃,在明亮的打击乐声中,马林巴温润灵动、铝板琴明亮透彻的声音,像春水融化了冰霜,在相互交融中打开了另一个奇异世界的大门,开启了明亮生活新的想象。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