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温暖——潘德列斯基弦乐四重奏音乐会

分享到:0
撰稿:赖翔 供稿:艺术教育中心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在又一个周末来临之际,由来自加拿大、波兰等地的四位艺术家组成的弦乐乐团来到美丽的清华大学,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美妙的音乐盛宴。10月30日周五晚七点,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内,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带来的潘德列斯基弦乐四重奏温情上演。

879B7567_meitu_1.jpg

演出现场 夏宁馨 摄

演出开始前,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导赏嘉宾康啸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弦乐的发展历史。从古典主义时期的贝多芬,到当代的潘德列斯基,观众们初步了解了弦乐几百年来的变化。潘德列斯基于上个世纪30年代出生于波兰,从小对音乐有很高的天分。他在27岁创作的弦乐合奏《广岛受难者挽歌》,是20世纪先锋派音乐的代表作之一。潘德列斯基作品十分丰富,无论是交响曲、歌剧、合唱,还是弦乐曲、鸣奏曲等,许多成为了经典的作品。由于其巨大的音乐成就,潘德列斯基被音乐界誉为“活着的贝多芬”。

演出现场 夏宁馨 摄

演出的第一首曲子是潘德列斯基的第三号弦乐四重奏——“不曾写下的日记页”。该作品创作的时间距今不足10年,是潘德列斯基对过往浓郁学院派色彩的一次改造尝试。音乐中包含了许多冲突和对比:有静谧深沉、轻声冥想,也有铿锵有力、欢快活泼。在主副小提琴的旋律主线、中提琴的点缀和大提琴的根音支持配合下,整首曲目在各种和谐与不和谐中反复交错,而在一段风格轻快的乐段之后迅速转为轻生慢调的突变,让观众更加感慨于作曲家的高超技巧。如曲目的题目所示,“不曾写下的日记页”似乎是潘德列斯基在向世人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似乎想明白了许多,却迟迟无法确定。


演出现场 夏宁馨 摄

之后的两首曲子分别为由当代华裔作曲家陈嘉年在2015年新创作、于今日在清华大学首演的充满中国风元素的弦乐四重奏,及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第九号弦乐四重奏。两首曲子一首充满浓郁的中国风格、一首表现了典型的西方古典音乐主义,强烈的对比让观众对中西、今古的弦乐四重奏的不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演出最后是潘德列斯基的第二号弦乐四重奏,其诞生的年份大概距今有50年。曲目运用了大量非常规的音乐技巧,观众惊叹于在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上竟然能发出这些特殊、奇妙的声音效果。而通过和潘德列斯基创作于最近10年的第一首曲目的对比,更好地让观众领悟到了作曲家自身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的风格变化和不同的音乐理解。


演出现场 夏宁馨 摄

在这场演出中,四位优秀的音乐家为大家奉献了多首当代的音乐作品。在观众更加熟悉的古典作品之外,这些现代音乐带来了不同的视听体验效果。音乐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音乐创作来推进,观众们也期待更多类似这样优秀的现代音乐。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