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校友情系母校,黄钟大吕奏响清华 -“荆风楚韵”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10 周年编钟音乐会

分享到:0
  • 2021-04-18(周日)19:30
  • 50元(仅面向校内师生,不对号入座)
  • 2021-04-07
  • 新清华学堂
  • 结束
  • 演出时长约80分钟,无中场休息


本场音乐会所用曾侯乙编钟

由清华大学湖北校友会于百年校庆之际捐赠母校,由湖北省博物馆根据原件编钟复制而成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简介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临关怀指导下,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逐步完善建立起来的。最早的演出可以追溯到1978年8月1日随州曾侯乙编钟出土地,在现场的考古学家、音乐学家、古文字学家、自然科技史及冶金铸造专家们的指导下,几位音乐爱好者完成了《东方红》《国际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几首乐曲的排练。当天下午曾侯乙编钟出土后的首场音乐会在曾侯乙墓发现地的随州炮师礼堂举行,随即远播四海,举世震惊。

1984年9月7日全套曾侯乙编钟复制成功。为此,湖北省博物馆在湖北艺术学院(今武汉音乐学院)的协助下成立了编钟演奏组(今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开始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驻华使节等以及广大观众,并在国庆三十五周年期间,以“湖北编钟乐团”的名义在北京广播剧院与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中国广播艺术团交响乐团联袂演出三场“曾侯乙编钟音乐会”。

1986年,中国唱片总公司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历时3个多月,用曾侯乙编钟原件录制了专辑《千古绝响》,从此“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音乐会”成为我馆的一个品牌。每逢盛事,必奏编钟。

1997年7月香港回归庆典,我馆以“中华编钟乐团”的名义与来自香港的亚洲青年交响乐团、香港叶氏儿童合唱团和著名华人大提琴家马友友,共同演奏了谭盾的《交响曲1997 :天•地•人》。“中华编钟乐团”随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载入史册。

几十年来,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曾出访过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巴西等十几个国家以及台湾和香港等地区演出,深受欢迎。

三十多年来,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长年在湖北省博物馆驻点演出,为到访的海内外观众奉献一台反映先秦时期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视听盛宴,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至今已接待观众逾千万人次。编钟乐舞已成为湖北省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且日久弥新。黄钟大吕再起时,更有辉煌乐章!

曾侯乙编钟

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发掘的曾侯乙墓是21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墓主是姬姓曾国一个叫“乙”的国君。墓内出土的青铜器、乐器、兵器、车马器、金器、玉器、漆木器、竹简等文物共15000余件,多方面地反映了2400多年以前的中国在科学、文化上的成就。曾侯乙编钟是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稀世珍品之一。

1PS.jpg

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

短钟架长335厘米,高273厘米

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成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的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编钟用浑铸、分铸法铸成,并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每件钟均具备“一钟双音”的特征。全套编钟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编钟乐舞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以复制的全套曾侯乙编钟、编磐为核心,组合以多种出土古代乐器的复制件、将先秦宫廷歌舞盛况在县域今天的艺术土台之上,深受观众的喜爱。

2.jpg

演出曲目

编钟乐舞《楚调》

我国古人按乐器材质的不同将乐器分为八音,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合鸣《楚调》,这首乐曲展现了古代宫廷宴乐的优美、典雅,以及恢宏的气势。

钟磬合奏《二十八宿图》

所谓“二十八宿”,就是人们将太阳一年运行轨迹划分的二十八个部分。这“二十八宿”在不同的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状态。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衣箱上   就会有当年春耕时节的二十八宿图。春耕的季节也是年轻人恋爱的季节。这首乐曲描绘了古人恋爱与劳动的场景。

编磬独奏《流水》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武汉龟山脚下的古琴台。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而后创作的编磬独奏曲《流水》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流水的形态,展现出一幅高山流水的自然风光。

编钟与古乐队《风一样的勇士》

传承与创新是我们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团一直以来在前行道路中秉承的 宗旨。多年来,乐团一直致力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曾多次与国内外著名音乐家及团体跨界合作,创作不同风格的编钟音乐来弘扬中国古典音乐文化。2018 年 11 月,由湖北省博物馆携手腾讯互娱全新打造的 DNF 游戏经典音乐《风一样的勇士》编钟国乐版全网上线,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与追捧。

排箫独奏《帐夜》(女子群舞) 

排箫,古人称为“参差”。曾侯乙墓出土的排箫是有 13 根依次递减的细竹管排列、缠缚而成,出土时尚能吹出不同的音符,其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帐夜》所表现的正是古代楚人在征战前夕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琴瑟合鸣《梅花三弄》

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其可考证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在中国人文精神中,它代表了“君子之道”。琴瑟合鸣意  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所传递的和谐之音。乐曲《梅花三弄》描绘出梅花“冰清、高洁、优雅”的气质。

编钟与古乐队《我和我的祖国》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华诞。今天,在清华大学建校 110 周年校庆之际,我们让古老的编钟再次奏响熟悉的旋律,共同歌颂伟大祖国的辉煌与壮丽。

编钟乐舞《凤舞楚天》

“凤文化”是华夏文明精神内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蕴藏着安详的寓   意,也代表着不畏艰难的精神。

编钟古乐《九歌》

《九歌》是楚国诗人屈原的著名诗篇,共有 11 篇,是屈原诗赋艺术创作中成就最高、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今天演绎这首名篇,旨在以盛大而神圣的基调祈福,佑家国平安。

编钟独奏《夜泊》   

唐代诗人张继有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描绘了寂寞的旅人郁结愁思、寄托于景的场景。而此次音乐会我们用古老编钟重新演绎的《夜泊》更是表达了人们对冬去春来的期盼。

古筝独奏《逆行者》 

千灯共燃守一城,华夏齐心捍乾坤。抗疫逆行者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 挺身而出,舍生取义,充分体现了逆行者“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这    样的英雄气概和强者风范,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映照,让我们在激昂的旋律中感受逆行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编钟乐舞《礼乐天下》   

这是一座得到了世界感谢、却更想对世界说一声感谢的城市。为一国封一城, 疫情得以控制;举全国之力救助一座城,生命得以保障。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中,礼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场音乐会的最后,我们用一曲《礼乐天下》,来回报全国人民温暖的爱。因为这份爱,山河无恙;因为这份爱,家国两安。

古乐合奏《屈原问渡》   

埙,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它的音色悲凉而凄婉,却极具表现力。《屈原问渡》这首乐曲表现了屈原被流放时悲愤的心情。

箫独奏《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这首曲子融合了箫与钢琴,旋律简洁优美。该曲以中国山水画般的清悠淡远演绎着现代人的情感、梦想和希望。

演出日历

购票指南

售票时间:

12:30—19:30 (周二不售票)

售票地点:

新清华学堂售票处(主楼西侧新清华学堂东南角)

咨询电话:

010 - 62781984

详细 >